他,其身不高,其貌不显,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是他的标志之一,他就是云南省文山监狱一监区教育改造业务干事——马睿,一名用细心和恒心去教育改造罪犯,用仁爱和担当去重塑囚子灵魂的监狱人民警察。
一家七党员,有一颗执法为民的红心
一家有七名中共党员,是最让马睿感到骄傲的事。从小听爷爷讲地下党的故事、唱《东方红》长大的他,自然而然的,对党有着无法言说的崇敬。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教育改造工作岗位上,他一干就是5年,兢兢业业的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帮助监区一个个迷失的灵魂找到正确的坐标和航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监区一个电话,刚刚回到昭通镇雄家中过年的他,听从召唤立马扛起才放下的行囊又回到工作岗位。第一轮才工作了45天,第二轮他又主动申请留班14天。第三轮值班,监区人手不够,他义无反顾提前进监值班。2020年一年,他是监区值班时间最长的警察。在他心中,领导的要求、同事的需求、罪犯的诉求都同等重要,“一枝一叶总关情”。
父子皆警察,有一颗立警为公的公心
马睿的父亲是一名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为父亲工作的特殊性,他从小便与父亲聚少离多,但父亲的一身藏蓝却是他心底的向往。经过自身努力,他也如愿的穿上了警服。虽然警种不一样,但是,他深知管理教育转化好罪犯,是自己的工作价值所在。由于家庭的关系,他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每年回家的天数,也是屈指可数。他把对家人的愧疚转化为工作上的动力,“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马睿作为监区教育改造业务干事,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统筹谋划教育改造工作,扎实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改造氛围。通过不懈努力,一监区的教育改造“112”工程推进的有声有色,孵化了《春芽》文学杂志、《启航》文艺队等累累硕果。
仁爱化顽冥,有一颗恪尽职守的初心
马睿除了认真改造服刑的罪犯,还默默帮助刑释的罪犯。罪犯刑释后,找不到工作,他打电话帮忙联系工作……他 “不求回报,惟愿心安”。为了使罪犯找到改造的目标和动力,马睿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不断拓深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帮助罪犯在不断学习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汲取力量净化心灵、攫取精华重塑灵魂,从而使一监区罪犯“获取正能量,改造更向上”。这盏“指路明灯”,名副其实。
他铁骨铮铮但不乏依依柔情,他幽默风趣但又从容坚韧,如果给马睿一个定义,那我只想说,这个同志——靠谱!(李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