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致敬每一个平凡而努力的移民管理警察!
发布时间:2021-08-24  责任编辑:汪雨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用心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凡;所有的不凡,都源于平凡的日积月累。每一个平凡岗位,都能书写不凡的人生华章;每一个普通个体,都能取得不凡的事业成就。

在临沧边境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昼夜坚守风雨无阻抗疫维稳一线的查缉民警,东奔西忙守护万家平安的社区民警,山林堵卡打击违法犯罪的堵卡民警,夙兴夜寐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办案民警……疫情防控500多天以来,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全体民辅警们始终默默坚守在岗位上,步履不停、坚守奉献。他们用汗水和付出诠释着平凡岗位上的精神,以责任和担当书写了一个个精彩的奋斗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感人事迹吧!

聆听榜样故事一起感受“榜样的力量”

勐堆边境派出所新警王钰,拉祜族,中共党员,2013年09月参加工作,现为勐堆边境派出所试用期民警,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青春不止诗和远方,还有家国和边疆,我的青春可能没有那么多姿多彩,但在我看来,穿上警服戍守边疆护人民平安就是我想要的青春。”新警王钰说。从入警以来,王钰就一直战斗在打击违法犯罪的一线,曾因缉毒成绩突出,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用一腔热血和报国之心刻画了他的青春画像。

转改后,王钰从检查员到全新的执法办案岗位,要改变以往熟悉的工作模式重新学习,王钰没有想过退缩,而是扑下身子去钻研,虚心向老民警求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7月28日,王钰成功侦破1起非法持有毒品案和1起非法持有枪支案,王钰在案件复查时,从历史案件的蛛丝马迹中发现一条吸毒线索,王钰和战友们果断出击抓获一名吸毒人员,通过询问发现该名吸毒人员还藏匿毒品和枪支,最后在该名吸毒人员家中查获毒品144.99克,射钉枪2支铅弹6颗,成功侦破1起非法持有毒品案和1起非法持有枪支案。“案件侦查不能浅尝辄止,需要根据已有线索去钻研,才能不断扩大战果”王钰说道。

新警王钰的青春故事仍然在打击违法犯罪的一线演绎着,凭借他的执着与努力,他的青春战绩将会更加辉煌。

小黑江边境检查站四级警长李航宇,汉族,中共党员,1990年1月出生,2012年6月参加工作,小黑江边境检查站四级警长,荣立三等功1次。

家国情怀,体现着奋斗者的奉献精神,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家国担当。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小黑江边境检查站民警李航宇舍小家为大家,坚守执勤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深深家国情。

“叮铃铃、叮铃铃……”手机响了半晌,正在开展勤务工作的李航宇却忙的无法抽出时间来接这个电话。下勤后,李航宇回到宿舍回拨了电话。“你干什么去了,怎么电话也打不通,我今天不小心摔倒了,还好、还好孩子没事”,“你什么时候能回来”,“最近疫情又严重了,你没什么事吧,你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刚接通,电话那头便传来妻子委屈、责备的声音,但温柔的妻子还不忘关心着李航宇的安全。李航宇一边安抚着妻子的情绪,一边询问着家里和快要出世的孩子的情况。

妻子至今已怀孕9月,父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都要按时注射胰岛素稳定病情,面对来自家庭的责任与压力,李航宇始终保持一颗坚强的心,从不抱怨,在尽力照顾家人的同时,李航宇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在战“疫”一线连续奋战,未曾请假回过一次家。他常说:只有守好‘大家’的安宁才有‘小家’的安宁。”

自古忠孝两难全,一边是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务,一边是需要陪伴照顾的家人,李航宇选择在疫情防控一线继续坚守,用自己的担当作为、忠诚奉献守护着“大家”的安宁。

勐捧边境派出所二级警员李维平,汉族,云南楚雄人,1992年7月出生,2010年12月参加工作,勐捧边境派出所二级警员。

龙镇桥执勤点位于临沧市镇康县龙镇大桥,这里是阻止毒品流入内地的一道重要关卡,也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民警李维平已经在这里坚守400多个日日夜夜了,与战友们共检查了人员8万余人,车辆4万余辆,抓获2名盗窃人员、缴获毒品30余公斤。

去年5月,龙镇桥执勤点民警接到群众举报:有一辆摩托车在你们执勤点周边绕路,还询问有没有别的路绕过龙镇桥,十分可疑。随后,李维平和战友们组成设伏堵卡组,对周边可能经过的小道进行设伏。夏日的龙镇桥异常炎热,民警强忍着高温潮湿、毒虫毒蚊在丛林里潜伏蹲守。这夜,就在堵卡民警连续2天蹲守十分疲惫之际,一辆摩托车出现在民警的视线里,堵卡民警立即跳出示意其停车接受检查,摩托车驾驶员调头便跑。李维平率先冲出,在摩托车调头时便抓住摩托车尾架。嫌疑人见状,甩开摩托车便朝路边跳下逃跑,李维平毫不犹豫向朝嫌疑人追去,却一不小心踩到石头滑倒导致腿部受伤,同行民警赶到时,嫌疑人早已消失在夜黑林密的丛林中,经搜查,当场查获毒品冰毒20公斤。事后,李维平说:“当时容不得自己多想,一心只想抓住嫌疑人,身体早已不由自主就冲出去了。”

相比设伏查缉毒品的危险,对于李维平来说更需要克服的是远离城镇的坚守、远离亲人的孤独。“面对疫情和违法犯罪分子,我都没有惧怕过,但我最害怕我远在广西的孩子不认识我” 说起孩子,李维平先是有些幸福的嘴角微微上扬,很快又眼圈泛红,有些哽咽。妻子怀孕以来,他一直没能回家陪伴,孩子刚满月,因为严峻的境外疫情形势,他又匆忙返回云南临沧边境。对家人的亏欠成为李维平坚毅脸庞下隐藏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艰苦,更要坚守;孤独,更需坚定。在怒江畔的高山峡谷间,李维平身处艰苦的环境依然保持如磐的从警初心,面对繁重的疫情防控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工作任务勇于担当,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筑牢移民管理警察的忠诚警魂。

单甲边境派出所一级警员张海,彝族,中共党员,1986年2月出生,2005年参加工作,单甲边境派出所一级警员,荣立三等功1次。

在单甲边境派出所中,有这样一位社区民警,他总爱走进群众,穿梭在林间田野中,知道每家每户发生的大小事情,并为发生纠纷的家庭进行调解;他还熟悉辖区的居民,并能认出辖区出现的每一个陌生人。穿上警服,他就是群众的守护者;脱下警服回到生活,他又是群众中最贴心的人。他,就是单甲边境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海。

今年7月,张海在走访期间发现赵大娘没有户口,经了解,赵大娘于1963年出生,1980年嫁到沧源县勐省镇,且长达41年未返回单甲乡。随后张海一直将赵大娘的事放在心上,通过查阅户籍档案资料,下村入户走访当事人亲属及周边群众,主动与村委会联系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最终通过户口补录程序为赵大娘补录了户口并办理了身份证。补录户口后,赵大娘为张海送来了一面印有“警民一家亲 群众在我心”的锦旗。“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真是太感谢你了,你就是人民的好警察,要不是你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有‘身份’了。”赵大娘紧紧握着张海的手感激的说。

作为一名老民警,张海善于利用多年工作经验与群众打交道,更懂得站在群众角度为群众考虑。他也用真诚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与支持,用一件件为民的实事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河底岗边境检查站一级警员李发林,苗族,中共党员,1989年10月出生,2008年12月参加工作,河底岗边境检查站一级警员。

“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我就是做了疫情期间千百万人都在做的事。”自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开展以来,李发林已经在河底岗边境检查站户肯执勤点坚守一年多了。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边境防控等级提高,李发林就每天在高强度的检查工作中日复一日地坚守着,不畏酷暑、踏实苦干。今年以来,李发林共检查出入境边境管理区人员78092 人次 ,车辆38793辆次,查获走私香烟2起776条。

今年孩子出生后,面对严峻的境外疫情形势,警力紧张,李发林休完护理假后又匆忙回工作岗位上,留下妻子独自照顾出生的孩子。“实在太忙了,而且穿着防护服又不方便接电话,但妻子一个人在家又想经常找一个人倾诉。”李发林说。李发林下勤后,他又马上和妻子孩子视频,看到孩子后,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表情也变得温和而幸福。

“疫情当下,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只希望疫情赶快过去。”李发林的话语总是那么朴实但却那么感人至深。正是有了他们平凡的坚守,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疫情的防控网才会越扎越牢!

身边的榜样

前行的力量

致敬每一个平凡而努力的移民管理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