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知心警花”在国门践行“雷锋精神”
发布时间:2021-03-09  

  在全国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一支特殊的队伍走进了云南普洱国门口岸附近的一个个小乡村,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消毒,向村民宣传法律知识……区别于一般志愿者的,队伍里的成员都是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90后”女警,她们坚忍无畏,细心真诚,身体力行地在国门口岸践行着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驻地群众排忧解难。

  排忧解难从“头”开始 

  优秀学员、优秀警官、三等功、最美国门警花……92年出生的郑周艳虽然年纪不大,却是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老先进”,工作之余不忘身为志愿者的任务。大黑山分站营区就在普洱西盟勐卡镇娜妥坝社区,分站民警一有时间就会来到社区,与居民聊天谈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宣传法律常识。

  这次,郑周艳去的地方也是娜妥坝社区,不过与以往的志愿活动不同的是,她与大爹大妈们提前约好了,今天的任务是帮他们理发。

  

  社区里面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外打工,很多孤寡老人留守家中,子女不在身边,日渐花白的头发也成了“烦恼丝”。郑周艳在聊天的时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跟同事们带上理发工具上门为他们义务理发,并提前跟他们约好时间。

  “大爹,头发剪掉感觉你是整个社区最靓的仔。”

  “那是,不然你大妈年轻的时候咋个看上我的。”

  边聊天边剪头发,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帮居民们理好头发。在谢过乡亲们的热情挽留后,郑周艳和同事们收拾好工具返回单位。当同事们问起她把六年最美的年华留在这边境的小山村后不后悔时,她说:“凭着一身警服、一腔热情、一份执念,坚持爱己所爱,行己所行,听从内心,无问东西。”

  爱心传递从一张拍照开始 

  “姑娘,你先跟我来一下,有个事情找你帮忙。”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队杨柳跟随同事们来到普洱江城界碑村准备对村里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但她还被安排了另外一个任务——拍照,可是刚拍了几张,就被一位老奶奶拉走了。

  原来老奶奶儿子与媳妇在外省打工,孙子跟着她在老家,今年春节儿子儿媳就地过年没有回来,她想拍张她跟孙子的合照发过去给他们看看。

   

  杨柳是2020年刚分到执勤队的新警,因为拍照技术好,队里开展活动都是让她跟着去拍照,老奶奶看到好几次,觉得这姑娘拍出来的照片肯定好看,因此决定把这个“重任”交给她。

  镜头前祖孙两人因为很少站在镜头前显得很腼腆、放不开,杨柳就一边帮他们比着动作,一边说着工作中的趣事逗他们笑,当她将相机递给他们看相片时,祖孙俩看着相片,害羞中又有忍不住的欣喜,可能已经想到在外的家人看到相片时的反应。

  杨柳看着祖孙俩的笑容,觉得穿上这身警服,守在边疆,不仅仅为了守卫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平凡人的真诚笑容。一个小小的举动,传递着大大的温暖。

  温情服务从“解惑”开始 

  勐康口岸的清晨,即使大雾笼罩,也掩不住繁忙的景象,一辆一辆货车有序地等待着检查。执勤队民警涂杏云是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因为需要执勤没能参加这次活动,此时,她正在联检大厅解答旅客出入境疑惑。突然,在出境通道传来一阵喧哗。

  “我家大伯要过来,我就过去接他一下咋个就不行?”

  “老乡,你先冷静一下,听我说完。”……

   

  眼看情况不受控制,涂杏芸赶紧将这位旅客请到一边了解情况。在涂杏芸细心的询问下,旅客才说出原委。旅客是口岸旁边坝卡村的村民,家里办喜事,父亲在老挝认的干兄弟要过来参加,但在老挝那边就过不来了,他想着几步路就过去接一下。涂杏芸听完就知道这位老乡没有出境过,不了解出入境法律法规,便耐心地向他讲解出入境法律常识和疫情防控知识。听完后,老乡也冷静下来后感激地对她说:“谢谢你呀,要不自己坐牢了都不知道为什么。”

  小涂是执勤队的业务骨干,兼职普法宣传员,经常在执勤之余随单位开展普法宣传,6年来,先后参与普法宣传50余次,走访群众800余家,为群众答疑解惑已经不知多少次了,每次群众有问题,她都微笑的为其解惑,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出入境有疑问就找“小涂”。

  从青春校园到绿色警营,她们投笔从戎,矢志卫国;从边防警察到移民警花,她们藏蓝加身,铿锵依旧;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多的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警花加入了知心警花志愿服务队,她们有着共同的信念,矢志不渝的坚守在国门一线,用温情续写国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