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县公安局啦井派出所将“十户联防”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到“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力争实现派出所“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
1月26日,啦井派出所在推进“十户联防”网格化警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一名无户口人员,其自称是贵州籍的,后经民警努力,成功帮助失联28年的亲兄弟团圆。
悠悠岁月,二十八载春夏秋寄放冬割不断同胞亲情;苦苦寻找,千里相隔的亲人终于团聚。“哥哥!我是你弟弟刘顺祥啊!”一场跨越28年的寻亲之旅,一声亲切的“哥哥”,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贵州刘顺祥用视频电话见到失联28年的亲哥哥时,笑容与泪水瞬间交织在了一起。
“谢谢你们帮我们找到了刘顺祥,没有你们,或许这辈子我们也见不了面。”能在有生之年找到弟弟(刘顺祥),在电话那头哥哥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二十八年来,为了寻找他,我们先后辗转多地一边打工一边打听他的消息,始终杳无音讯,我们全家以为再也见不到刘顺祥了,如今在你们派出所的帮助下,能让我们亲兄弟团员,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刘顺祥家属更多的是对民警地感激之情。
这条长达二十八载的寻亲之路,故事还得从28年前说起,刘顺祥28年前因家庭纠纷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至今。现因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年代久远,已记不清贵州老家及其亲人的详细信息,致使无法回去贵州并一直生活在啦井。
“这些年,我时常想念我的父母、兄弟姊妹及子女,心里一直念叨着他们,但没有办法。”
“在外漂泊的这些年,因自己没有户口致使给自己造成出行不便、无法交纳医保的困境,这次希望警察帮忙寻找到自己的亲人并帮助自己找回丢失的户口。”
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方……28年时空阻隔,28年杳无音信,然而,今年春节,让一切事情有了新的转机!1月25日,民警将这一情况及时报告给所领导,并根据刘顺祥提供的信息,在百度上查询并梳理出相关地名,同时安排民(辅)警逐一与关联地名的派出所联系,发送协助函。
1月26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龙场镇派出所民警依据啦井派出所提供的信息,找到了刘顺祥的二哥刘刚及其子女,并提供了刘刚的联系方式。随后,民警联系刘刚得知,其弟刘顺祥多年前离开出走的信息,初步确定了居住在啦井的刘顺祥就是刘刚口中的弟弟。
为了再次确定双方亲属关系,民警与刘刚及刘刚长女刘星等人约定让双方以微信视频、电话的形式相互确认对方。经确认,刘星、刘刚等人确认居住在啦井的刘顺祥就是其亲人。期间,为了能够消除刘顺祥的子女对其离家出走多年的心结,民警主动联系刘顺祥的子女,准备打消他们的顾虑时,刘顺祥的子女却无抱怨父亲刘顺祥之意,并先后与刘顺祥相认并聊起了家常。
“在我幼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家了,我的记忆中已记不清楚父亲的模样,如今能够找到父亲,真的是太幸福了,以后我会尽自己的能力赡养他……过段时间,我会去看望我父亲。”刘顺祥的长子刘吉在与民警交谈时说。
目前,啦井派出所正在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龙场镇派出所开展刘顺祥丢失户口的恢复工作。时间改变了容颜,却改变不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无尽的岁月和广袤的空间,也阻隔不了血脉亲情的流淌与交融。而民警不懈的努力则是搭建此次重逢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