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四举措”整治渣土运输车辆,积极推进西双版纳州大气环境治理
发布时间:2021-01-28  
  

    为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西双版纳州交警部门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西双版纳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相关要求,调整思路,加大警力部署,着力在道路扬尘专项治理、源头防控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强化路面管控,严查渣土车超限超载、抛洒滴漏、不按指定时间线路通行等交通违法行为,积极推进全州大气环境治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严把源头,压实责任 

  及时掌握渣土车辆动态信息  

  西双版纳州交警部门全面督促辖区渣土运输公司,建立和完善各项运输安全及交通安全制度,落实车辆及驾驶员备案管理。同时,组织专人定期对辖区现有从事工地土方运输企业和车辆进行排查登记,对渣土车的增减做到心中有数。  

  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强化辖区渣土运输企业源头监管,定期组织民警深入企业开展走访督促,督促企业履行岗位职责,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检查企业车辆管理和驾驶员安全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下达督办整改通知书,一时不能整改,禁止运营,直到整改完毕,方准上路行驶。  

  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  

  联合交通、安监、住建等部门召开渣土车运输公司负责人会议,逐一签订交通安全责任状,严把企业渣土运输车辆检验关,对存在非法改装、不按规定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和粘贴车身反光标识、机件不符合技术要求等违法违规情形,一律不予上路运输,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源头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严把资质,规范运行 

  严格通行时间管理  

  根据政府统一部署,为减少高峰时段、重点时段安全隐患,对经审核批准允许从事渣土运输的车辆,明确分批次运输时段,严格通行时间管控,其它时段严禁渣土运输。  

  严格资质审查                 

  严格渣土运输车辆、驾驶人资格审查,对非企业运输车辆,车型不符合渣土运输要求,车辆未经安全检验,多起违法未处理,列入“黑名单”车辆,驾驶人不符合安全驾驶资格等,一律不得从事渣土运输。  

  严格线路审批  

  坚持减少安全风险为原则,一律避开交通高峰时段,避开学校、主城区等人员通行密集道路。严格通行证发放,实行二级审批制,先对车辆外观及监管系统初审,再结合准运证注明的出土点、卸土点,定审运输线路,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准予渣土运输。  

  严把查控,坚持严管  

  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按照“属地管辖”原则,落实各路勤大队负责本辖区内渣土运输长效安全管控,并以施工工地出入口以及渣土车等工程运输车辆经常途经的重点路口、路段为重点整治区域,对渣土车超限超载、抛洒滴漏、不按指定时间线路通行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做到发现及时、处罚到位,着力消除安全隐患。  

  持续开展联合整治       

  联合城管住建、渣土办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错时执法、突出执法,常态执法,严查渣土车违规、违法运输。同时,联合开展施工工地等源头的安全监督工作,从源头遏制渣土运输车违法行为的发生。 

  依托科技提质增效  

  充分利用渣土运输车辆GPS定位系统以及路口电子监控等科技装备在日常交通管理中的作用,一方面加强电子监控巡查,对渣土运输车辆闯禁区、闯红灯等违法一律上网,严格予以记分、处罚,另一方面城管部门加强定位系统监管,对不按时间、线路运输渣土,通知路面执勤人员查处,切实提升管控效能。  

  严把宣教,营造氛围  

  强化警示曝光  

  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网络平台等作用,及时曝光渣土运输车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并通报交警部门采取的渣土车专项整治行动情况,赢得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加强安全教育             

  落实每月定期深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渣土运输企业,通过定期召开安全例会,讲授安全生产、交通安全课,播放宣传录像等形式,教育引导驾驶人自觉抵制交通违法和交通陋习。 

  鼓励群众监督  

  依托网络平台、“12345”政府热线平台等,及时办理群众反映的渣土车违规运输等热点问题。同时,设置社会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形成共同关注、人人抵制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