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一网共治 治出杞麓湖畔一片平安天 玉溪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系列报道之通海县
发布时间:2021-01-20  

  冬日,寒风凛冽,杞麓湖畔的通海县高速路杨广出口处工程车来来往往,江通公路正在加紧施工,一片繁忙景象。通海县位于杞麓湖畔,多民族的文化交融让其文化底蕴深厚,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成就了通海“礼乐名邦”、“秀甲南滇”的美誉。如今,通海县通过党建引领,以党建网为基础,综治网、警务网、宗教管理网等多网融合,构建出“党建引领、多网融合、一网共治”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网格化实现“矛盾不出社区”

  “2020年8月21日,通海县秀山街道六一社区一居民建房时发生一起建房意外事故,工人王某在帮人建盖房屋施工中不慎从2楼6米左右的模板上坠落。社区网格员王家富知道后,一边赶往现场通知120前来救治伤员,一边打电话通知我,我当时一听就知道社区出大事啦!”通海县秀山街道六一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张万林说,六一社区是通海县城郊接合部的一个社区,共有居民2613户、7936人,居民以种植蔬菜为生。近几年居民们腰包鼓起来以后,纷纷建新房希望过上小康日子,没想到出了意外。

  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后,家属提出赔偿86万元,施工方、建房户、承包方认为价格过高,互不相让,事情陷入僵局。

  “一定不能让矛盾激化,必须尽快化解。”张万林立即启动社区网格化紧急预案,召集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社区“和事佬”等及时介入。从2020年8月23日9时到16时,通过多轮调解、多方协调,三方当事人达成赔偿死者家属57.6万元的赔偿协议,当日就赔付17.6万元,8月28日赔偿方又拿出现金40万元将余款赔付完毕,有效地避免了事态升级。

  “以往发生伤亡事件,社区里很难解决,死(伤)者家属常常吵吵闹闹,甚至闹到街道、县上,一件事情不折腾到半月是不会罢休的。现在有了网格化紧急预案,有了党建引领,一网共治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类似矛盾纠纷,真正做到将矛盾妥善化解在源头。”张万林感慨万分。

  “这就叫将矛盾解决在基层。”通海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宏运说,2019年底,通海县在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置覆盖全县的网格化管理。

  通海县在城市社区,居民小区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设置网格党支部,组建191个小区党支部,将街巷、楼宇、商户、市场等细化设置网格,划分了1014个网格;在农村村民小组,按10户至20户的规模设置小网格,共划分3954个网格,挑选本社区、本村工作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党员同志担任网格员,在全县构建起一张“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红色网格”。

  多网融合破解治理难题

  2020年7月4日零时,有群众报警称,滇南大酒店西侧有年轻人聚集,可能要打架。通海县公安局秀山派出所巡逻防控队立即前往处警。到达现场后,滞留人员表示未发生打架,现场也未发现违禁品。勤务指挥室同步开展视频研判,发现之前双方曾有持械追逐行为。勤务指挥室通过工作确定了重点涉案人员,并指令案件侦办队开展调查,通过传唤苏某、赵某取证及勘验涉案人员手机发现,2人均在一个名为“黑鬼社”的微信群内,群成员多有前科。

  相关信息反馈到勤务指挥室,民警研判发现沈某、刘某、杨某等人在“黑鬼社”微信群内,多次邀约群成员聚众斗殴、实施盗窃等违法犯罪。勤务指挥室根据研判结果及时指令案件侦办民警、社区民警对该团伙扩线研判,对涉及案件进行串并,并对相关涉案成员的姓名、现住址等身份信息逐一核实,发现一条以沈某为首的恶势力犯罪团伙线索。同年7月14日,以沈某、杨某、刘某为首的玉溪市首起网络恶势力团伙被打掉,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破获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盗窃等案件14起。

  “这是秀山派出所开展党建引领多网融合发展,构建网格化社区治理体系,实现社区警务模式改革后警方有效处理警情的一个典型案例。”通海县公安局秀山派出所教导员王定洪说,2019年,秀山派出所按照一区一警标准,落实社区民警专职化,推行社区民警进社区班子兼任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或主任助理制度。通过街道党工委明确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社区警务第一责任人,推动社区党建网、综治网、警务网、宗教网等多网融合,建成街道、社区、居民小组及单位、行业、居民户四级网格体系,分别由三级书记任网格长,社区民警任社区副网格长,由社区党员、居民代表或治安志愿者担任网格员,利用新媒体工具,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做到需求在网格中发现、矛盾在网格中化解、安全在网格中防范、服务在网格中开展。

  2020年1月至12月,秀山派出所行政、刑事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9%和21.8%;调处矛盾纠纷1203件,调处率上升17%,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

  助力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回归

  “近年来,滨湖社区为15户吸毒家庭解决了保障性住房,为4户解决低保,为15名吸毒人员及家庭解决了就业问题,为3名吸毒人员申请了临时救助金、纳入春节慰问范围。”通海县秀山街道滨湖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张梅焕介绍。

  秀山街道滨湖社区以党建网为基础,构建“党建引领、多网融合、一网共治”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在网格中挑选工作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141名党员担任网格员,将隐患排查、矛盾调解、人居环境整治、戒毒康复等工作纳入网格管理,对分布在各个网格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以网格员为依仛,实行“三心”关爱工作模式:用耐心拉近距离,定期对社区戒毒和康复人员进行走访帮教;用真心获得认同,在谈心中,网格员认真倾听他们的生活经历,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鼓励他们重新开始健康的生活;用爱心助力回归,在进行帮扶帮教期间,及时了解他们就业、社会保障、孩子就学等困难问题,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构建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2019年,通海县纳古镇小海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因没有固定摊位,40余家摊贩经常因摆摊设点引发矛盾纠纷,阻塞道路。通海县公安局纳古派出所及时组织当事人和相关部门研究,通过划分摊位,建立临时停车场有效解决了摊位之争和交通拥堵问题,获得群众称赞。

  “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纳古派出所在纳古镇党委、政府支持下牵头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建立了网格化矛盾联调机制。”纳古镇派出所所长周正伟说,纳古镇将2个村委会7个村民小组划分为7个网格,每个网格由政府1名副科级领导、1名派出所领导、1名民警组成,整合镇政府所属部门、群防组织、商会、法律服务中心、老党员等力量,根据不同性质的矛盾纠纷建立“三级矛盾化解机制”,组建调解团队:一级是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隐患较小的矛盾纠纷,适用于村组力量、老党员、热心村民实行从源头上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二级是劳资纠纷、婚姻引起财产分割纠纷等,派出所协同司法所、法律服务中心等部门参与,最大限度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率;三级是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山林土地纠纷、水源纠纷、工厂企业关闭后的资产分割等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的矛盾纠纷。

  自网格化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以来,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派出所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2起,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升级恶化。

  压实网格化治理责任

  “如何才能取得一网共治的实效?关键还要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压实网格化治理责任。”王宏运说。

  通海县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建立网格管理公示、排查报送、信息管理、处置反馈、督查考核、评价奖惩等机制,形成职责边界清晰、分工明确的责任体系。

  工作中,通海县采取由领导小组对网格长、网格员考评的方式逐级进行评价,用考核评价推动网格工作落到实处;网格之间互评,按照“你帮我挑刺、我给你打分”的办法,由各村(社区)每年组织辖区内网格进行互评检查,通过考评,提升网格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群众参与测评,构建群众评议平台,采取座谈讨论、问卷调查、面对面评议等方式,组织村(居)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对网格员进行考评。

  王宏运说,只有在网格化管理中压实责任,以责任促落实,才能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才能做到有人抓、有人管,国家一声号令、群众一呼百应。

  (云南法制报 管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