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法庭内外 > 正文
“一站式”多元解纷的“ 石林速度 ”
发布时间:2021-01-19  

  2020年11月24日、12月4日,毕某某、方某某因民间借贷纠纷及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分别到石林县人民法院立案,工作人员在询问其意见后,当日便为2人通过“云解纷”平台立案。阿诗玛调解室调解员李玉仙拿到案件后,积极与被告沟通,耐心细致地进行调解,最终,在立案的3天、5天后,2名原告分别拿到了案款8万元、4.5万元。

  “3天”“5天”,这是石林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上述2案的用时,还包含了2原告收到案款的时间。

  速度见证效率,效率彰显司法为民初心。2020年,石林县人民法院共成立6个调解组织、2个彝汉双语调解室,选聘12名特邀调解员进驻,进一步加大调解力度,不断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力促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落实见效,将不少案件化解在诉前,既提升了办案效率,又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实现效率提升、公正提速。

  坚持党的领导 履行工作职责

  为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建设,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效率,按照省高院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石林县人民法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工作中,该院围绕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的目标,党组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安排,主动融入诉源治理机制建设,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切实发挥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和保障作用,促进矛盾纠纷依法高效便捷地解决。

  思想上,该院坚持“司法为民、利民、便民”的工作宗旨,按照现代科技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的要求,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院长彭亚一为组长的“‘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落实,定期监督检查工作质效。

  同时,下设办公室在立案庭,主要由立案庭负责“‘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落实,并安排专人对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进行维护、建设和推广,负责“云解纷”平台案件的录入、审核及分流,切实做到各成员联动、协同配合,确保案件从立案到分流,实现无缝对接。

  

  

  2020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到石林县调研时,听取石林县法院关于“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介绍

  坚持砥砺奋进 夯实服务基础

  历年来,石林县人民法院砥砺奋进、坚持革新,不断夯实便民为民设施建设,有力提升了司法服务水平。经过多年建设,石林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占地面积800余平方米,设置有完善的十大功能分区,分布在两层楼。

  其中,主功能区域在一楼,设有安全保障区、诉讼引导区、休息等候区、自助服务区、诉讼业务办理区、社会化服务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信访服务区。二楼主要包含调解速裁区、审判辅助事务办理区、法院法文化长廊。

  整个诉讼服务中心具备诉讼引导、立案审查、诉讼费收取、诉前调解、司法救助、查询咨询、材料收转、判后释疑、信访接待等多项功能。中心建立了诉前纠纷解决、服务信息公开、民意表达、服务承诺、服务评价等工作机制,并借助法院信息化建设,配备了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实现“网上立案、网上办案、网上信访”“三位一体”的网上诉讼服务模式。

  同时,中心人员配置不断优化,从知识结构、年龄、工作经验多方位考虑科学调配人员,选调审判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勤勉敬业、热心服务的精干力量充实到窗口部门,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形成了“立案庭主导推进,各部门支持配合”的工作格局。

  从目前该信息平台建设的情况看,各项指标和综合得分均高于全省平均分,居全省前列,为法院既定工作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制度保障

  近年来,石林县人民法院严格规范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助推工作顺利开展,成效明显。

  目前,在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下,全院不存在年底拖延立案、无特殊事由超过法定期限立案、人为控制立案、对新类型案件拒绝立案的情形;不存在2个或2个以上法院均有管辖权的案件,要求原告到被告住所地法院立案的情形;不存在派出人民法庭管辖的案件,只能在人民法庭立案或者只能在法院机关集中立案的情形;不存在违反立案登记规定对起诉材料进行实体审查的情形;不存在要求原告必须提供被告身份证号或所在社区证明的情形;不存在当事人已经到法院申请立案,却强制要求当事人通过网上进行立案的情形;不存在虽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但未主动向当事人提供跨域立案服务的情形;不存在不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对不符合形式要求的起诉随意退回、反复退回等“限时立案”“选择立案”“限制立案”“推诿立案”“繁琐立案”的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院当场立案率达到100%。

  坚持便民利民 力求高效便捷

  近年来,石林县人民法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着力建设智慧型法院。通过法院调解平台、移动微法院、云庭审、远程视频等在线平台,为当事人提供线上咨询、立案、调解、诉讼、送达诉讼材料,收到很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让群众打官司更便捷。

  2019年9月至今,网上立案1608件,其中,“云解纷”平台立案1327件,“云南移动微法院”立案217件,云南司法信息网立案28件,跨域立案31件,诉讼服务一体机立案5件。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2月3日疫情防控工作开始至今,该院通过“云解纷”平台网上立案831件。

  同时,该院还在石林法庭设立“一站式”诉讼服务分中心,并于2020年3月26日起开展立案工作,全面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2020年,共立案90件。

  

  

  阿诗玛调解室

  坚持扩大范围 优化调解力量

  按照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工作思路,石林县人民法院坚持扩大范围,不断优化调解力量,依托现有的6个调解组织,即人民调解室、县法学会诉调对接工作室、县保险纠纷诉调对接调解室、县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县法律援助中心人民法院工作站和县商会调解室,不断拓展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的平台和途径。

  引入律师调解,壮大调解力量。2020年3月,律师调解员的加入为调解工作增色,2020年共委派律师调解员调解案件108件,调解成功43件。

  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双语”调解。结合本地是彝族自治地区的实际情况,成立了“高玛饶”和“阿诗玛”2个调解室,把辖区内从事律师、法律服务工作的彝族妇女选聘为特邀调解员,充分利用其懂法律、知民情、晓风俗的技能和特长推进“双语调解”。同时,从各行业协会里选聘12名法院特邀调解员,积极参与诉前调解案件办理,制定并实施《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准入办法》《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绩效考评办法》。

  借助“云解纷”平台,满足多元化诉讼需求。自2019年9月开始使用“云解纷”平台以来,截至目前,共向“云解纷”平台录入符合条件的案件1586件,委派调解1586件,调解成功524件,调解未成功的案件及时转入网上立案系统。

  经过一年努力,石林县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云解纷”平台远程视频在线调解案件302件。

  坚持分类施策 寻找最优方案

  为加快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石林县人民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分类施策,寻找最优方案,不断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巡回审判职能作用,开启速裁“快车道”,助力审判“加速度”,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司法便民、公平正义。

  加快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石林县人民法院不断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建立以效率为导向的分案标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精准分流,做到按类分案、专门办理,促进大量简单案件、类型化案件在立案阶段、诉讼前端得到快速处理,让后端的审判业务庭集中精力办理疑难复杂案件,以“小成本”撬动大效应。

  2019年,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300件,结案2231件,其中,调撤率为47.1%;速裁团队(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593件,占当年民商事结案数的25.8%;2020年以来,该院对速裁工作进行加强,速裁团队现有4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和4名书记员。截至目前,共受理案件968件,结案951件,占民商事结案数的41.3%,部分案件在立案当天即可调解结案,审理周期平均15天。此外,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以来,该院还办理了司法确认案件50件。

  石林县人民法院充分利用“巡回审判点”“模拟法庭进校园”“法制副校长讲法治课”等形式和载体,深入少数民族群众聚居的乡镇和村寨,以及企业、学校,主动送法上门,处理纠纷,及时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司法权威。

  目前,石林县人民法院现有石林法庭、圭山法庭、板桥法庭3个派出法庭,在石林景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和彝族第一村设立了3个巡回审判点,2019年以来,共深入村组开展巡回审理62场次。在石林景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为游客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监督支持旅游监管执法,为营商环境培育良好的法治土壤。

  

  

  2020年 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推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法院的司法审判工作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应更好地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2019年以来,石林县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这是该院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的便民之举,也是诉讼流程再造、审判格局重塑的重要之策,成功创造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石林速度”,加快推进平安石林、法治石林建设步伐,为奋力开辟石林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0年,该院共受理案件4109件,调解成功679件,接待群众咨询1万余人次。通过“云解纷”平台委派调解1069件,调解成功302件。在推进分调裁审制度情况下,该速裁团队平均审理期限6至7天,全院审理期限相较同期缩短了8.54%。2021年1月,石林县人民法院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设先进法院。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正确思想照亮初心,同时,石林县人民法院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重在“六个坚持”。

  

  石林县法院调研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情况

  2021年 抓实各项工作为建设美丽石林幸福彝乡作贡献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的一年,石林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科学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抓实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石林县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增强加快“‘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互联网+诉讼服务”,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群众打官司更便捷;持续深入推进“多元调解+速裁”工作,健全诉非分流、调裁分流、繁简分流为主的“三分流”工作机制,以诉非分流为基础,调裁分流为补充,繁简分流为后盾,形成从风险源头预防到矛盾纠纷前端解决,再到诉讼终端裁判的分层次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

  该院将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及诉源治理工作,依靠党委领导,积极参与诉源治理,推动矛盾化解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健全非诉讼纠纷解决前置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健全“诉调对接”长效机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诉调对接工作细则。

  同时,该院将不断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建立以效率为导向的分案标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精准分流,做到按类分案、专门办理,促进大量简单案件、类型化案件在立案阶段、诉讼前端得到快速处理,让后端的审判业务庭集中精力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方式,扩大分流调解、简易快速审理案件范围,简化速裁快审程序,积极推行要素式审判、简式文书,加强速裁团队建设,配齐配足速裁团队员额法官及辅助工作人员。

  石林县人民法院还将加强诉讼服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诉讼服务,推进执法办案,提升司法质效,强化司法管理,以诉讼服务的现代化、法官办案的现代化、审判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法院工作整体现代化水平提升。

  2021年,石林县人民法院将继续按照上级法院的工作要求,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在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不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的基础,丰富完善参与社会治理的方法和措施,切实为石林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