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五”普法 > 正文
西双版纳州“八五”普法聚焦十大重点内容
发布时间:2021-11-30  责任编辑:汪雨春

  近日,西双版纳州“八五”普法规划正式发布!《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西双版纳州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谋划新发展阶段全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进一步夯实法治西双版纳、平安西双版纳建设的基础。 

  《规划》明确,到2025年,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明显提升,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全民普法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规划》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坚持讲求实效。深刻把握世界旅游名城、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要求,遵循和把握普法工作规律,分类施策,全面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守正创新,补齐短板,实现全民普法工作的均衡发展和有效推进。 

  《规划》明确,该州“八五”普法有十大重点内容,分别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宣传宪法、深入宣传民法典、深入宣传与推动西双版纳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党内法规、深入宣传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与建设沿边开放示范区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与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宣传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法律法规。 

  《规划》指出,将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分步骤、有重点地持续推进,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推进全民守法。加强教育引导,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推动实践养成,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将普法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全过程,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养成守法习惯,树立法治意识,形成法治风尚;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对守法行为的正向激励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制度,把公民法治素养与诚信建设相衔接,健全信用奖惩和信用修复机制。 

  《规划》同时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加强法治文化国际传播和国际交流。要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深化行业依法治理、开展专项依法治理。要着力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在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要深化普法责任制落实,深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