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扬正气,群防群治创平安。为坚决完成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目标,9月17日,普洱市孟连县召开2020年孟连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普洱市孟连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县扫黑办主任杨春华作新闻发布,有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自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孟连县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普洱市委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年”目标任务,立足孟连实际,坚持高位推动、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通过三年的努力,孟连县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得到根本遏制,涉黑涉恶保护伞得以铲除,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得到有力打击,社会治安乱点得到有效整治,有效铲除了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长效机制更加健全完善,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孟连县建立健全线索排查机制,全面摸排2016年以来重点案件215件,重点线索391条。受理线索101条,核查完毕100条,核查完结率99%。共打掉涉外黑势力团伙2个,本地恶势力团伙3个,破各类刑事案件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人,收缴涉案资金21.1097万元,普洱市、孟连县检察院批准逮捕34人,提起公诉22件31人,普洱市法院、孟连县法院一审判决22件31人,二审判决15件24人。
三年来,孟连县始终坚持“深挖彻查”,严打涉黑涉恶保护伞,严惩涉黑涉恶腐败。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相结合,全力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背后“保护伞”问题,深入推进“破网打伞”工作。目前,共排查出疑似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11件,立案审查调查涉黑涉恶保护伞和涉黑涉恶腐败问题9件9人,结案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其中,党内警告1人,开除党籍7人,撤职处分3人,开除公职1人,双重处分4人;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2人;依法收缴非法获利总金额215.3万元。
孟连县始终坚持综合治理,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孟连县委县政府积极履职,县委政法委切实发挥好专项斗争指挥部、作战部作用,县纪委县监委、“法、检、公、司”利剑出击,打好扫黑除恶组合拳,形成涉黑涉恶案件快侦、快诉、快判机制。孟连县扫黑办共发出提醒通知24份、催办通知13份,县纪委县监委发出监察建议书4份,县公安局发出公安提示函9份,县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书10份,县法院发出司法建议书2份。
为了对矿产资源、建筑工程、非法借贷等重点行业领域实现规范管理、重点监控,孟连县各级职能部门完善落实常态化监管机制。开展专项排查整治110次,排查整治行业乱象43个,排查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乱点10个。同时,强化边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加强边境管控、疫情防控工作,并立足孟连实际,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要求,不断夯实人防、物防、技防基础。以专项斗争为牵引,严打涉边违法犯罪。
孟连县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打击震慑黑恶势力、解决涉黑涉恶突出问题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环境。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70个,分三年对686个党支部进行分批达标创建,规范村干部依法用权,推行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确71条权力清单,切实把村干部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对42个村(社区)381名村“两委”干部、2179名村(居)民小组干部开展任职资格联审。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积极动员6个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88名青年人才党员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纳入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责任清单,发挥609个脱贫工作委员会作用,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深化拓展“班户联建”加强边境管控,在4个边境乡(镇)71个抵边村民小组推行班户“联建”“联防”“联保”“联惩”责任体系,发挥抵边村(组)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边境群众积极参与边境管控、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孟连县以“平安孟连”“法治孟连”宣传为载体,充分整合全县宣传资源,通过社会宣传、知识普及、新闻宣传,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题宣传,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浓厚氛围,人民群众参与专项斗争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下一步,孟连县将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