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昆明市西山区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要求推动,全区政治生态清朗、社会正气充盈、基层组织稳固,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2019年11月11日,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全国扫黑办副主任王洪祥西山区调研时,对昆明市西山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做法和成效给予高度肯定。
多个“率先”推动案件查办质效
2018年2月2日,昆明市西山区率先召开全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动员会,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成立由区委政法委书记担任主任、公安局局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西山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并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每个专项组均由区委常委挂帅。
其中,该区设立的基层组织建设组,统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做法为全省首创。案件组由纪委、政法委正科级副职担任双组长,确保了纪法有效衔接,提高了案件查办的速度和成效。各街道、社区分别由党组织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为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为在依法严惩上持续发力,西山区创新制定《西山区涉黑涉恶案件研判联席会议制度》,并在昆明市首家开展涉黑涉恶案件研判联席会议,实现侦、捕、诉、审、辩全流程环节准确定性。
同时,该区编印《西山区扫黑除恶执法办案指导手册》《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确保侦查与起诉、审判有效衔接。
线索举报倡导全民参与工作中,西山区围绕“1234”工作思路,逐级开展法治宣讲43场,印发各类法治宣传材料43类270余万份,发放《公开信》213万余封;西山区扫黑办位置信息获批入驻百度地图和微信位置。
同时,该区倡导市民举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设置举报信箱500余个;全覆盖组织开展涉黑涉恶和“保护伞”问题民意调查,发放并回收民意调查表63万余份;该区推出“扫黑除恶、平安西山”系列微视频。
深挖彻查领域持续发力
为推进扫黑除恶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常态化,该区出台《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协同工作机制》《中共西山区纪委办公室关于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与同级政法部门横向联系的通知》等,着力在依法严惩黑恶势力、“打伞破网”等方面下功夫,并根据受理的涉黑涉恶腐败线索,发出监察建议书10份;组建扫黑除恶人才库,成立捕诉合一团队、扫黑除恶审判合议庭;建立线索核查中心,形成实体化运行的专门工作班子。
统筹推进专项斗争综合治理
西山区将专项斗争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安全稳定结合起来,从以“打击为主”向“打击与整治并重”转变;依托区“互联网+幸福网格”的成功经验和工作机制,发挥综治中心及“智慧西山”功能和网格化服务实效,发挥429个网格员“九大员”职能和“八必访”职责,深入推进专项斗争。
同时,该区围绕8个重点领域、12个乱象“清单”,开展专项行动;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机关及时发出公安提示函、检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125份;建立健全线索反馈机制、信息报送机制、通报整改、督导检查等机制;坚持把专项整治与扫黑除恶、政法队伍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统筹推进。(姜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