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雪亮工程”立体化防控助力平安建设
发布时间:2020-07-31  

  永仁县克服地方财政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施工整合难度大、运维成本高、巡防联动慢等困难,先期投资9万元在维的乡安装和整合视频监控探头240多个,覆盖7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100%。 

  “三个一点”筹资,小杠杆撬动大项目 

  以维的乡7个村为试点,通过“三个一点”筹集资金,以点带面推动63个村(社区)有序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了小杠杆撬动大项目。 

  营运企业出点物,舞动龙头。该县充分调动运营企业的积极性,把雪亮工程与运营企业的业务发展有机结合,号召企业与群众合力建设,调用企业自身成熟的网络资源和维护资源,为政府搭建公共安防系统平台,并对摄像头、光猫、机顶盒等设备做出礼包优惠,永仁电信、移动两个运营企业投入摄像头、光猫、机顶盒等设备1134套,建设雪亮工程24个村委会、217个自然村1210户农户。 

  群众出点力,推动落地。党员带头,党建引领,开展集中宣传,召开APP培训会议,培训658名网格员熟悉掌握流程,以“一部手机治理通”为载体,发动群众办理礼包免费安装摄像头,加入政府安防体系和电信安装维护体系,个人用户使用APP就成为监控员、户户都是监控点,实现看家护院、看老护幼、看塘守地。首批1210户农户的积极参与,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广大群众认可,有效推动雪亮工程建设落地。 

  集体出点钱,带动落实。利用“一事一议”政策,从村组集体资金中筹集建设资金,稳步有序推进雪亮工程建设。集体资金主要用于各村(社区)聚居点的监控中心,利用农户现有网络安装监控设备,由村集体经济补助设备电费,并建立执法部门获取有效线索有偿付费制度等。目前,已建设的24个村委会217个自然村筹集集体资金32万元,重点建设集中点监控等硬件建设。 

  “三化”运用,小项目发挥大作用 

  将每户安装监控摄像头与网格化管理、“一部手机治理通”有机结合,加快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有力促进社会环境平安和谐,小项目发挥大作用。 

  集约化抓区域统筹。探索建立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把雪亮工程纳入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推进,进一步提高农村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在农村公共区域、城乡接合部科学布点,逐步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联网,统一建设、统一运维,最大限度地缩小监控盲区。在维的、猛虎、中和、永兴4个乡镇33个村委会等相对欠发达地区,以补点扩面、提高覆盖率、大力发展联网为主,而在永定、莲池、宜就3个乡镇30个村委会(社区),则充分运用数据挖掘、智能预警等前沿科技,加快推进集成应用。 

  共享化抓标准对接。纵向推进县、乡、村(社区)、组四级监控级联汇聚和互联互通,横向分级有效整合“一部手机治理通”、公安、城管、教育、环保、交通、水务、林业等各类视频监控资源,推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与7个乡镇综治中心、公安机关联通共享,促进各有关部门视频资源的全面联通接入。同时,按照统筹需求、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应用机制、安全使用审核制度,做到主责机关及共享利用单位的权限分级管理、公共安全与专属资源的区别对待。 

  实战化抓运用效能。挖掘运用功能,拓宽运用领域,主动服务社会治理,探索视频图像信息在生态建设与保护、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精准扶贫等领域的应用,依托大数据技术,强化对海量信息的关联分析、碰撞比对,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提高整体防控水平。维的乡“雪亮工程”+“一部手机治理通”模式,对党建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在“议事·学习日”中,通过“雪亮工程”随时掌握各党支部学习情况和动态,有效的提升了学习质量。 

  “三不增加”,小事情办成暖心事 

  紧紧围绕乡镇发展、管理、服务三大任务,充分整合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与“一部手机治理通”有机融合,建立“政府、企业、村民的‘三赢合作’做法”,把小事情办成赢得民心的暖心事。 

  不增加乡镇负担。整合7个乡镇综治工作中心、63名村治保调解员的力量,集中办公,建立平安建设联创、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社会管理联抓、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的“六联”工作机制,综合承担社会治理工作职能,有效整合了资源,减少了繁琐的中间环节,集聚了工作合力,推进了工作全覆盖又突出重点,灵活、便捷、高效、务实,接“地气”。 

  不增加人力投入。在建设过程中依靠运营企业的技术和人员力量,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运营企业建立技术指导队伍、各级终端值守巡查队伍和专业维护队伍3支专门力量,负责监控室的正常运转、监控设备检修,并设立备件库,确保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维修和排除,不增加乡镇和村(社区)的人力投入。 

  不增加群众负担。村民办理业务礼包免费安装摄像头加入安防体系,运营企业调用自身成熟的网络资源和维护资源,搭建公共安防系统平台。维的乡的鲁村投入村集体经济1万元,并发动农户积极参与,在进出村子的所有路口、公共服务场所及自来水厂等重要设施安装安防摄像头30个,并将原有的20个监控摄像头接入联网监控平台,形成了一张覆盖10个村民小组的安全防护网,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三个加强”,小细胞巩固大平安 

  维的乡雪亮工程示范点建立的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立体化防控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巡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群众安全感大大提升。在此基础上,该县激活雪亮工程小细胞,进一步巩固提升平安建设成果。 

  加强宣传,提高治安防控的科技化和信息化程度。开辟APP的宣传功能,推出以案释法、法律小故事、政策法规等宣传知识,通过QQ群、微信群、“一部手机治理通”等信息化手段,发布重要治安信息,开展法治教育,结合法律“七进”活动,发放雪亮工程专题宣传册1万余份,开展咨询1000余人次,调动了全社会和广大群众参与支持雪亮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和责任感,营造了“人人参与平安建设、人人享受平安成果”的良好氛围。 

  加强建设,创建美丽平安乡村。维的乡将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和雪亮工程紧密结合,动真碰硬,拆违治乱,利用监控随时观察破坏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对集贸市场、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及时制止和拆除各类违章建设21处,清理规范户外广告牌71处,清理乱堆垃圾10余吨。“雪亮工程”+环卫+“一部手机治理通”一体化模式,有效遏制了乡村刑事案件尤其是盗窃案件的发生,杜绝了乱倒垃圾等各种不文明行为,促进了乡村社会治安形势的根本好转。 

  加强管理,提升工程建设效能。永仁县通过综治中心对雪亮工程进行规范管理,目前,已搭建了1个县级、7个乡镇级、63个村社区级和658个片区网格的四级用户平台,并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形成了五级联动机制。通过雪亮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安全防范无死角向综合化、网格化管理转变,实现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群防群治、开放共治,不断巩固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助力乡村振兴。 

  (报送单位:永仁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