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为抓手,在边境乡镇创造性深入开展“机关军警企村”党建联建联创活动,持续筑牢边境一线组织基础,不断提升党政军警民联合固边成果,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境安宁方面成效明显。
优化组织设置,联建固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务求实效、共建共育”的原则,由乡镇党委牵头,组织各级挂包帮单位、驻地军警部队、挂包帮单位结对企业及乡镇辖区企业、农村等党组织结成41个联建联创对子,签订联建联创协议书;采取“村居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方式,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群众基础。由乡镇党委书记牵头,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安排部署联建联创工作,协调推进机关、军警、“两新”组织、农村党组织“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标准化建设。推行军警地交叉任职、双向进入,13名边境乡镇派出所长兼任乡镇党委委员,13名乡镇党委书记兼任边境乡镇派出所政治教导员;设立13个党建联合工作站,选派58名民警到村担任民警村官。
强化协同管控,联守护边。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支撑,夯实党员干部群众守边护边思想基础,筑牢党政军警企民合力固边格局。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走边关”、巡察界碑、开展平安林区边境巡护,强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勐海县打洛镇党委以警务工作防边、边民居住抵边、群团组织固边等方式推动边境防线前移,沿陆地边境线全线硬化巡逻道,修建防护栏、边境互通门,有效建立“支部+民警”“支部+边民”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边境防控机制,切实把“边”管好管活。在全州边境口岸、边境村寨、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学校、医院等公共活动场所和服务窗口升国旗、挂党旗、党徽,唱响团结歌、读好爱国书、办好惠民事、上好一堂党课,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树立国家、国门、国民、国土、国防意识,筑牢“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村民就是一名哨兵”的钢铁边防线。
加强社会治理,联防稳边。联合开展依法治国政策法规、国防知识、禁毒防艾知识、边境管理政策法规和反恐维稳知识等宣传活动,提高边境地区党员群众法治观念、法律意识,以创建“平安边境”“平安村(社区、生产队)”“平安校园”等为落脚点,建立健全治安联合防控机制,及时处理突发紧急事件,调处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平安边境线建设。共组建成立军民联防指挥部10个,治安联合巡逻队423个,军警民联防队157个,民兵应急小分队195个。
聚合资源优势,联动兴边。深入挖掘边境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构建“边境红色文化”“边境红色旅游文化”,做好党建、边境维稳和经营服务的深度融合。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景莱党支部与打洛边防派出所党支部、西双版纳勐景来景区有限公司党支部建立“警企村”联建党支部,在219界碑处创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洪市勐龙镇引入中茶集团,打造“国企+特色农业+品牌创建+互市贸易+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茶叶品牌和旅游品牌双赢。勐腊县各军警部队广泛与基层党组织“联姻”,与全县12个扶贫工作重点村结成帮扶对子,主动帮助地方兴修水利设施、植树造林和改善基础设施。
促进文化共融,联创活边。结合民族文化活动,开展联建活动34次,不断提升边境党组织的凝聚力。定期组织开展以敬党、拥军、爱国为主题的宣传和庆祝活动,积极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警民一家亲的氛围。深化拓展云南边防八千里文化长廊建设,广泛开展“二进五民”活动(即军营文化进村寨、民族文化进军营和学民族语言、知民族风俗、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交民族朋友),通过军民同台为官兵开展慰问演出,双拥文艺宣传队用“章哈”传唱军警民先进事迹和教军警学民族语言、体验民族风俗、共奏民族歌曲、齐跳民族舞蹈、共庆民族节日等联谊活动,激发军警爱民固边创建热情,实现了文化活边战略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机融合。(岩依香 孟祥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