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小区组建物业、聘请门卫、帮老人修水龙头、帮小区协调清理化粪池.....他是一名警察,但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场景,没有电影里的枪战角逐,有的是趟过泥泞、穿街过巷的城中村以及一些平平常常的社区小事。但他却收获了“十佳民警”、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等荣誉,更重要的是,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支持和爱戴。他就是“老张”,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前卫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张忠华。
为小区组建物业 聘请门卫
在从事社区工作的26年里,张忠华从刚开始辖区里一个人都不认识,到现在6个老旧小区里哪家生活有困难,昆明双塔写字楼600家公司哪家存在安全隐患都清清楚楚。刚做社区民警时,张忠华分管的是6个老旧小区。当时最棘手的事情就是这些小区都是80年代中后期修建的,配套设施不足,房屋产权不明晰,老企业改制也遗留下很多问题。加上小区没有物业、没有门卫,造成了小区无人管理,住户得不到安全保障。
张忠华接手后,抱着以人为本的态度,他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摸排情况,入户走访收集住户的意见建议,实地勘查小区的每个角落,整理出小区存在的治安问题及可能发生的隐患。 小区没有物业,没有门卫,张忠华心里特别着急:这样不行!虽然解决起来很棘手,但必须想办法解决。他立即组织住户召开大会,了解情况、商量解决的办法。最后大家同意将将小区闲置空地划出车位进行出租,收益的租金用于聘请门卫。条件好一点的小区还与住户的原单位进行协商,大家共同出资组建物业。这样,大家有了安全保障,生活也方便了很多。同时,也为政府职能部门对接小区提供了方便。
26个微信群 24小时排忧解难
当初,为了方便大家共同商讨、出谋划策管理小区,张忠华建立了第一个微信群来给辖区群众提供帮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微信群从当初的1个变成了现在26个,功能也从当初的为了方便,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除了日常的普法宣传、扫黑除恶和多发高发案件的防范宣传外,还可以24小时收集社情民意。
这些微信群有小区群、学校群、企业群等等,大家在群里畅所欲言,有啥困难了都会发一发,向张忠华求助,停电动车、充电、卫生、消防问题等等无所不包。张忠华说:“微信群建立以后,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有什么事还要召集大家开大会,挨家挨户去找人了。大家有什么事都会在微信群里和我说,我能线上解答的就立马解答,线上处理不了的我就第一时间去到家里给他们解决。”
只要群众有需要 他第一个出现
26年的社区工作,张忠华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进行一些帮助。社区工作必须要围绕老百姓,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帮助、来关心,出了事情要多想如何去帮他?怎么帮是最好的?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有一次,小区的化粪池满了,住户在微信群里求助张忠华。其实这也不是张忠华作为社区民警的本职工作,但他想,如果这是我自己的事,我家人的事我会怎么解决?于是,他第一时间拿出手机与街道环卫站取得联系。经过多番协调,街道环卫站对化粪池进行了清理。同时请环卫站工作人员排查关联的设施,全套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维护,为小区居民从根本上杜绝了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张忠华说:“在社区里你不仅仅只是履行警察的职责,不能说哪里打架了,有矛盾了警察才出面解决。不能单纯的说是警察管的我才做,不是警察管的我就不做,根本不是这回事儿。就像以前老旧小区没有保安、没有物业,出了问题,他们不来找我们警察,去找谁。”正因为把百姓当亲人,他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好评。昆明市公安局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张忠华警务室”。他多次被上级公安机关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十佳社区民警”等荣誉,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几十年里,张忠华已经和社区群众打成了一片。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说一句“张警官,你来帮我看看。”他也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他说:“老百姓信任你、需要你,你要在他们身边,这才会让他们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比如一个独居老人,他的水龙头坏了,他找到你,即便你不会换,也要去看看,帮他找人来换一下。对你来说或许就是一句话的事,但对这些老人来说就是生活中的大事。你帮他们解决了,他们也就认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