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张涛:守护社区幸福安宁
发布时间:2020-12-01  

  “谢谢张警官!幸好你及时发现厂里的安全隐患,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白石江街道长河社区,金固箱柜厂老板林植喜不停地感谢社区民警张涛。  

  “张警官就像长河社区这个大家庭里的保姆。我们有什么困难就主动找她,只要不违反原则,她都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林植喜说。

  四处“闲逛” 逛出社区平安

  2013年,张涛调到曲靖市麒麟区白石江街道长河社区任社区民警。

  长河社区内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商户1000多家,外省籍企业员工、辖区居民人数近7000人,法制和安防意识普遍薄弱,综治维稳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复杂的环境、陌生的对象、全新的工作,曾经让张涛无所适从。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张涛迅速调整心态,开始走街串巷,四处“闲逛”。  

  利用挨家挨户发放警民联系卡、宣传安全防范知识的机会,张涛与群众聊天拉近距离。几个月下来,就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  

  摸清了长河社区的“脾气”后,在客观分析矛盾规律的基础上,张涛参与提出“枫桥式”长河社区综治中心创建思路,并积极汇报、争取支持,最终高标准完成曲靖市第一个“枫桥式”村(社区)级综治中心建设。  

  结合人口流动大、出租房屋多、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张涛创新提出“以房管人”的理念。对辖区内125户出租房屋进行分类、分级、分色管理,实现了对外来人口的高效、动态管理。不同级别的房屋租金也不同,群众也因此受益。“以前我家的租金很低,后来实行星级管理,我的星级高,客人住着舒服放心,我的租金也就跟着上去了。”七组居民张金华说。

  此外,张涛还参与创建“乡贤调解超市”,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信得过的调解员,这大大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率。调解超市运行以来,调解成功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实现了“小矛盾小问题不出中心、大矛盾大问题不出社区”。  

  长河社区的警务及综治维稳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曲靖市基层综治维稳工作中一道靓丽的名片。张涛也两次被授予“优秀公务员”称号。

  有事找张警官

  “张警官,我现在闲在家里了,能不能帮我找一个工作?洗碗煮饭挑砂灰都可以。”一组居民张菊花拉着张涛的手询问起来。

  隔三差五就有群众找张涛帮忙介绍工作、争取补助、咨询政策等,许多事情都不在她职责范围内。但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提供建议、讲清原则、说清政策。“人家无助才会向你开口,举手之劳,能帮就帮一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张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社区曹某患有精神疾病,经常与邻居争吵、打架。为了避免其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张涛顶着压力与其家人沟通。反复做工作后终于劝说成功,及时将曹某送到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治,此举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张涛的热情换来了大家的信任。“请张警官来评理!”“有事找张警官!”成了辖区数千名群众和企业商户对张涛工作的最大肯定。

  不一样的“村姑”

  “有警察来店里,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我这里出事了,对我影响不好。”在长河社区做广告制作业务的陆建说,以前见到民警上门,心里总有抵触情绪。

  细心的张涛觉察到了商家的心里,特意换下警服,戴上草帽,穿上运动鞋,“我们穿着警服去,人家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们感到紧张,有时候我们会穿着休闲服去走访。”

  “看到她戴着草帽,融入到村民中,很亲切。”陆建说道。  

  张涛以女警察特有的贴心、细心开展工作,不仅消除了商户心中的顾虑,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受到了社区居民和商户的欢迎和支持。

  危难显担当

  今年1月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面对疫情,张涛主动请缨到辖区5户居家隔离户家中,面对面交心谈心。为了不影响家人,她早出晚归,与两岁大的儿子只能隔空对话。

  就在疫情肆虐的时候,爷爷去世。得知噩耗的她没有第一时间请假,将手里的工作全部完成后,她才向领导申请回家。

  张涛总是说:“这不算什么,比起曾经在缉毒一线的战友,我的工作要轻松得多,也幸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