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爱笑的她常说:微笑是一种司法语言
发布时间:2020-11-26  

  11月9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提出了33名“最美公务员”人选,并于11月9日至13日在全国予以公示,楚雄市人民法院民事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段莉萍成为云南唯一入选人并上榜公示。 

  在楚雄市人民法院,见过段莉萍法官的人,都忘不了她的微笑,无论是立案还是调解,巡回办案还是普法下乡,她总是用微笑迎接来访者,用爱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用耐心化解矛盾纠纷,用真心温暖群众的心。爱笑的她用27年践行司法为民的经历,生动讲述“微笑是一种司法语言”。 

  洒鸡口人民法庭 司法实践第一站 

  1993年7月,20岁刚出头的段莉萍从云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楚雄市人民法院。她职场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距离楚雄市区120多公里的洒鸡口人民法庭。该法庭是市法院受案辖区最大的一个法庭。20多年前,洒鸡口法庭工作环境非常艰苦,无电缺水。每天,法庭工作人员要轮流去山上小水洼里汲水。可是,她从没抱怨过一句。她把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当作挑战和磨炼。她努力克服种种困难,迅速适应了山区的工作环境。 

  段莉萍清楚记得她参与审理过的第一起离婚案件。当时,她还是个书记员,跟随审判员罗万清到提出离婚诉讼的一户村民家做家访。经过细致走访,她了解到夫妻双方平日感情还是不错,有调解和好的基础。于是,她和罗万清分头去做夫妻双方的工作。经过多次疏导,最终,妻子撤诉。几年后,她当了法官,常对年轻的合议庭成员说:“偏远山区讨一个媳妇不容易,离婚案件一定要谨慎处理,处理不好可能引发更多的家庭问题,甚至社会问题。” 

  立案庭 人生最好的12年 

  2003年1月,段莉萍因工作需要被调到市法院立案庭负责立案审查工作,一干就是12年。常年在基层与老百姓打交道的经历让她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她常说:“法官要赢得民心,就要换位思考,用真情办案,让法律更贴近民心。” 

  面对每一起案件,段莉萍都在诉前调解上下功夫,着力把矛盾化解在立案环节。2013年7月,法院收到一份来自德宏州陇川县的邮寄诉状。诉状中的小王只有10岁,小王的奶奶在诉状中称,小王的父亲外出打工下落不明且吸毒,母亲改嫁,父母都不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小王只能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现在,小王的爷爷因脑梗瘫痪在家,奶奶又体弱多病,他们已经无力继续负担小王的学习生活费用,故向法院起诉要求其母亲陈某承担抚养义务。收到诉状,审查确定该案属于法院管辖后,段莉萍多次前往陈某所在的村小组寻人,可陈某已外出打工。考虑到案件涉及抚养关系,缺席审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得知陈某返乡过春节的消息后,段莉萍立即赶到陈某家,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和立场与陈某拉家常,给她讲解法律政策,原本情绪激动的陈某被深深触动。最终,陈某与原告方共同协商,妥善解决了小王的抚养问题。 

  2013年11月,段莉萍被任命为立案庭庭长,面对每年要接待数以万计的当事人,她常用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腔热情和对当事人的热心、耐心、细心来要求立案庭的接待工作,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到每一位当事人的良好赞誉,树立了人民法院的对外形象。 

  速裁中心 简案不简单 

  2017年6月,楚雄市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作为云南全省131家基层法院仅有的两家示范法院之一,早在2016年就先行先试,从不同庭室抽调6名法官组建速裁团队,段莉萍成为速裁团队负责人。 

  一名公正的法官,一份说理充分、胜败皆服的判决书,胜过一打宣言。2017年,李某在为王某运输货物中因操作不当造成交通事故,致自己双下肢受伤,构成二级伤残。这起普通的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经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后,双方达成协议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段莉萍依法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审查时,发现人民调解委员会作出的调解书遗漏了赔偿权利人李某的被抚养人,且调解协议表述不规范。为使纠纷得到妥善处理,她向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充分的法律释明,告知他们到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更正调解协议。人民调解委员会更正协议后,段莉萍审查无误,当场制作确认调解协议的裁定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赔偿义务人王某当庭将12万元赔偿款交给法院。段莉萍看到轮椅上的李某,担心现金的安全,于是带着法警陪同李某把12万元存到银行,才放心离开。 

  这只是段莉萍工作的缩影。从刚参加工作时的一名山区法庭书记员到如今的四级高级法官,27年,她参与和亲自审理的案件,就连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但每一件案件,她都秉承法治精神,用法律的光辉温暖百姓的心,使当事人在案件中真正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她说:“ 作为一名法官,我只是尽我所能做好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让我案件中的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正义与温暖。” 

  对法官人生充满自信 

  “彝州最美法官”“云南省法院办案能手”“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全国法院先进个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段莉萍以一名法官的自信与坚守,责任与担当赢得了同事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各级表彰。 

  “一路走来,是案件当事人对法院判决的遵从、对法治的信赖成就了我,是我身边同事们的通力协作帮助了我,也是家人朋友对我的关爱支持着我……感受到群众对我工作理解信任的快乐,使我对法官人生充满了自信!”这是2019年4月,段莉萍在“2018年度云南省十大法治新闻人物”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朴实而且无华。她同时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自己将继续植根司法沃土,更加努力地履行人民法官的神圣使命,为法院增辉,为法徽添彩。 

  (楚雄市人民法院  刘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