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刑侦局、新闻宣传局、人民公安报社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热血铸剑 · 丹心卫民” 全国公安百佳刑警推选宣传活动开启,曲靖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杨仕华入围候选。
对杨仕华来说,日常工作中他不是在去案件现场的路上,就是在鉴定室工作着。在记者采访时,他正忙着侦查曲靖陆良辖区的一起刑事案件。“刑警是所有警种里最苦的,法医又是刑警里最脏最累的。”杨仕华说。今年49岁的他一脸正气,工作起来一丝不苟。
使命:寻找真相
1997年,杨仕华从昆明医学院法医系毕业,随后考入曲靖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从事法医工作。
选择法医职业,需要很大的勇气。谈起最初的选择,杨仕华表示当警察是自己从小怀揣的梦想,他的父亲是医生出身,也希望他发挥所学专业,在警队发光发热。曲靖一家公立医院的老医生曾苦口婆心劝他留在医院,可直接当骨科医生,工作环境好,待遇优厚。面对诱惑,杨仕华从警之心不曾动摇,毅然踏上刑警之路。
从1997年到2002年,杨仕华在刑侦支队担任法医,主要负责曲靖全市重特大刑事命案的现场勘验、尸体及活体检验,确定死亡原因及活体损伤程度等,固定证据,为案件破获及后期诉讼等提供法律证据。案件现场难以言状的高腐尸体,难以忍受的尸臭,在杨仕华的职业生涯中司空见惯,但抽丝剥茧、探寻真相是他的职责。“法医也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勇敢,但面对再恐惧和不堪的现场,都得往前冲,因为我们头顶警徽,肩负寻找真相的使命!”杨仕华说。
侦破特大盗枪案
2003年8月1日,驻曲靖市陆良县云南模具二厂藏在保险柜内的“五·六”式冲锋枪一支、“八·一”式轻机枪一支及子弹上百发被盗,史称“8·01”特大盗枪案。
云南省公安厅将此案列为特别督办案件。杨仕华作为曲靖市刑侦支队侦查一大队副大队长临危参战,与刑侦支队领导等火速赶赴现场。他和专案组驻扎在案发点周围的山林中,一干就是120余天。
2003年12月底,案件毫无进展,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在大批专案人员纷纷转移工作方向时,杨仕华主动请缨带队坚守外围排查第一线,继续留在条件较为艰苦的模二厂老厂张角冲,夜以继日地开展侦查工作。了解到被盗的子弹上印有生产企业的厂标,又从保险柜提取到犯罪嫌疑人指纹后,他们向周边省份发放协查通报,扩大侦查范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懈的追击下,贵州威舍车务段乘警发来好消息,称在列车上捡到旅行包,内有枪支和子弹。经过比对枪支、火车站烟头DNA等,加之艰苦的走访和缜密的判断,最终在26名犯罪嫌疑人中锁定对象,并追查到对方正活跃在云南文山砚山一带。杨仕华果断出击,带3名侦查员赶赴文山。经艰难长途跋涉7个多小时、行车近400公里后,在缜密的工作措施下将盗枪嫌疑人耿国全抓获。经突击审讯,嫌疑人最终交代枪支下落,杨仕华等将被盗枪支和子弹起获。至此,“8·01”案件得以成功告破。
前往砚山抓捕的路上,为争取时间,杨仕华带队的面包车险些连人带车翻下几十米深的山沟。“险些车毁人亡,刑侦工作的抓捕就是这样,时不我待,有时候冒着很大的风险,要不怎么说警察是高危职业呢!”杨仕华回忆着过往的办案点滴。“8·01”特大盗枪案侦查中,杨仕华直言破案不易,他们先后辗转省内多个州市,省外黔、川、桂、渝、晋等7个省市区,走访排查近千人,总行程万余公里。整个侦破工作期间,他没有休息过一天,中秋节、国庆节都在第一线开展调查走访工作,对怀孕待产的妻子也只能通过电话问候。在“8·01”特大盗枪案中,杨仕华对案件侦破做出了重大贡献,2004年被云南省公安厅授予“个人一等功”一次。
侦破案件500余起
杨仕华凭借多年的法医专业技术及刑侦技能,参与了多起大案要案的侦查、审讯等工作。
1997年7月至1999年2月,杨仕华参与侦办曲靖市麒麟区刘银春团伙系列抢劫杀人案,经过细致尸检和鉴定找到案件串并依据,使全案得以成功侦破。2010年12月,富源县庆云煤矿发生一起4人死亡重大刑事案件,杨仕华通过细致的现场勘验、尸体检验和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很快确定犯罪嫌疑人为煤矿工人舒某某。经查,舒某某因宿怨先后杀死工友3人后自杀,案件成功告破。
2012年5月,杨仕华被抽调到“10·5”湄公河大案专案组工作。半年多时间里,他先后在专案审讯组中任审讯小组组长、内勤组长,与毒枭斗智斗勇。6月,专案又一批犯罪嫌疑人相继归案,杨仕华对现场、尸检、调查等材料进行梳理分析,对办案提出具体工作意见,实现了技术和侦查的有效衔接,为专案顺利起诉做出了突出贡献。同年9月他被公安部授予“个人二等功”一次。
2019年4月,杨仕华被抽调参与“3·31”孙小果专案曲靖工作组的侦办工作,具体负责孙小果出狱后涉黑团伙两起核心案件的侦查,主审孙小果、郑斌等主要团伙成员及外调工作。孙小果等涉案人员装疯卖傻,杨仕华带领小组成员果断出击,参与专案工作的第三天对郑斌的审讯就有了突破性进展,为下一步查清枪支来源,确定孙小果妨害作证罪的新罪名提供了关键证据。在对郑斌的审讯全面突破后,杨仕华又转入了对孙小果行贿和伤害案件的审讯工作。
杨仕华参加工作后,先后主持、参与各类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侦破案件500余起,主检尸体600余具,主检活体1500余人,出具鉴定书和检验报告1900余份,查办各类疑难信访案件30余起,办结21起。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冤、假、错案结论。
无愧工作却有愧家人
杨仕华称,作为一名有18年党龄的公安民警,自己无愧使命担当,真正把青春与热血献给了刑侦事业。而面对妻儿、父母,他直言自己“不称职”,有愧于家人。
2017年,杨仕华的妻子因病住院,经诊断须尽快手术,而他接到紧急任务需赴外地开展关键犯罪嫌疑人审讯突破工作,杨仕华选择服从安排赶赴工作岗位,他的妻子在其同事和家人的陪伴下做了手术。“我为什么会选择一名公安法医做终身伴侣,很多人会问我这个问题,其实我家老杨最初吸引我的,就是他身上那股敢于担当的劲头。”杨仕华的妻子说。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杨仕华被抽调到宣威“1·05”涉黑专案组。两年里,他几乎都在出差办案,无暇顾及家人。“头顶警徽,肩扛责任,我只能舍小家顾大家。想想儿子、老婆和父母,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在我心中对他们真是充满了愧疚。只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能对家人多一些弥补。”杨仕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