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击疫情 我们在行动 > 正文
“疫”战普法人——景谷县碧安乡司法所所长李冬梅
发布时间:2020-03-02  

  当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降临时,有的人“舍家弃子”逆向前行,有的人宅居在家多做贡献,有的人坚守岗位、绞尽脑汁总想为人民群众做点什么。她—景谷县碧安乡司法所所长李冬梅,就是这样一位绞尽脑汁、义不容辞的新时代潮流普法人。

  说到宣传,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便是那定时定点、日日播报的“大广播”,虽然播放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知识通俗易懂,但部分群众面临着一些困惑:比如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店铺无法开张,没有收入来源,但房东已经来催缴房租,面对这种情况,租户是否可以主张减免房租呢?再比如面对疫情这只“大恶魔”,村村寨寨都闻风而动,为阻止疫情进入,采取设立堵卡点的方式阻击疫情,而在设立卡点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等等。此类问题正是“大广播”宣传的空白点,也是法律“趁虚而入”的良好时机,此时李冬梅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这一短板,立刻行动起来,把法治宣传事宜放在了心上,作为当前头等大事。

  刚开始,李冬梅把这些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做成了宣传页,分发给老百姓。每到一处,她就会从背包里拿出一份宣传页给大家,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是四处碰壁,“小姑娘,我看不懂,我不识字”、“看了也看不懂,别浪费纸张了”、“这也太没意思了吧,没时间看”等等,这是她一天下来听到最多的答复,她有些力不从心、不知所措了,在坚持和放弃的交界线上萌生犹豫,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思虑再三,她想起了当初妈妈对她的鼓励;“做任何事不是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她又重振旗鼓,继续摸索着新的宣传方式。

  可是法律条文如此专业化,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看得懂呢?再加上如今是飞速前进的“快餐”时代,年轻人对文字类的阅读失去了欲望,那怎么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做到“普”之有效呢?一条抖音软件发来的信息提醒激发了她的灵感,想了一出“妙招”——利用现在年轻人手机不离手的生活状态,采用“抖音大法”前来普法,于是每晚的“冬梅普法时间”就此诞生。它的出现犹如一夜春风来,吹散了萦绕在百姓心头的种种困惑。

  为了使普法内容契合疫情防控的主题,能够解决老百姓环绕心中的困惑,李冬梅做完本职工作以后,每天深夜浏览着疫情防控工作趋势,并及时归纳总结疫情期间容易出现的法律问题:抗拒疫情防控、抗拒隔离行为;干扰疫情防控,故意哄抬物价;丧失道德底线,知假卖假等,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用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小案例,最后再自己对着镜头播报普法知识,并录制成小视频《冬梅普法时间》。

  面对着镜头,她很不适应,总感觉很是别扭,深呼吸一口气,嘴里碎碎念着“淡定,淡定,克服心中所惧,才能有所突破”,于是小心翼翼的开启了一遍又一遍的录制模式,表情不自然重来,忘词了重来,说话不连贯重来,外界有杂音混入重来……生怕自己表达不够清楚,不够明了。一次次重来后,最终将自己满意的抖音成品以微信群转发的方式进行宣传。看到群内为她点赞的表情包,她的嘴角微微上扬,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感觉自己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疲惫的身体瞬间满血复活,继续收集着普法素材。

  自创新使用抖音APP进行普法以后,老百姓对法律有了浓厚的兴趣,每天晚上22:00的微信群是最活跃的时候,老百姓总是追着李冬梅询问自己遇到了一些事情怎么处理,怎么保护自身权益的问题,李冬梅都耐心地一一解答,群众基础是支撑她继续普法的前进动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平凡的人都是战士,每个平凡的人都是英雄,和全县千千万万名战士一样,李冬梅自大年初二接到通知后,立刻把刚满一岁的孩子交给家人,从距离100公里外的家中赶赴碧安乡司法所,第一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并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每晚录制完普法视频后,冬梅都要和家里通电话,听着电话那头孩子咿呀学语的可爱声音,冬梅不禁湿了眼眶。然而,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让老百姓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是李冬梅不懈的追求,擦干眼泪,冬梅仍会坚定的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普法工作任重而道远,潮流普法人李冬梅只是坚守在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她们,法律宣传才真真切切落地到百姓心中。(刘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