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和谐 共享共治解难题
良好的社会治安是进一步打响和顺古镇民宿品牌的基础保障,和顺派出所借助客栈行业协会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党建引领破壁垒。经主动汇报争取,突破行业、层级和隶属等壁垒,整合社会组织,形成多元共享共治的治理模式。2020年6月,在镇党委政府、古镇保护管理局的指导下重组客栈协会,成立客栈行业协会党支部,建立客栈行业协会参与景区社会治理和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二是共享共建促和谐。社区民警、驻村辅警主动服务、主动融入,赢得了客栈协会的充分认可,绝大多数客栈行业协会会员自愿加入“公安四员”。即:警容风纪监督员、法律知识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防范信息员。目前,已发展会员单位382家,人员457人。三是动态防控有保障。组建业主民宿管家自治服务队和从业人员志愿者自治服务队两支队伍。以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为中心,实行防控区域责任化,充分发挥民宿管家自治服务队、志愿者自治服务队等社会力量,采取分层级、分区域、分时段的办法,在重点时段、区域开展区域动态巡逻,编织巡逻网络。四是静态防控有“天眼”。将每个民宿的视频监控与公安视频监控有机整合,进一步消除视频监控盲点,及时发现、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2020年以来,通过两支队伍自治巡查消除安全隐患14起,同时开展交通疏导 、水电维修等志愿服务30余次。
群防群治精细化 探索“枫桥经验”升级版
在成立客栈行业协会及警务前移的基础上,成立“客栈行业协会社会治理工作站”,由派出所、古镇保护管理局、协会工作人员共同驻点,做到服务管理零距离。一是龙头管理网格化。以“管理工作站”为龙头,将古镇客栈划分为四个片区十个网格,设立片区长及网格巷长,结合实际协商制定相关权责制度,明确治安“权责清单”,实施清单管理,实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二是防范前置不落空。对客栈内部发生的矛盾纠纷及出现在本区域的形迹可疑人员,“网格人员”先期了解后及时上报社区民警或派出所。同时,以开展律师入所、民调入室为契机,召开民宿业主座谈会,为民宿业主提供租房合同范本,规范合同签订,有效预防合同纠纷。三是交叉检查互“拾漏”。相邻网格适时进行交叉检查,针对消防安全、治安防范、实名制登记发现的隐患问题,相互提醒、相互学习借鉴。四是风险评估“挂包帮”。参照和顺镇家庭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民宿客栈进行安全评估,对评估结果实行“挂包帮”。五是落实奖惩强后盾。指导协会理事会完善协会会员奖惩机制,对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管理作出贡献的由协会适时给予表彰,对因防控不力、被动应付、敷衍了事导致发生治安、刑事案件的,派出所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坚决为协会落实“惩处”作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