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边固防 > 正文
云南临沧边境,一场黎明前的暗战
发布时间:2020-08-31  

像极了好莱坞大片。

黎明前的暗战,临沧警方抓获嫌疑人21人,缴冰毒18140.7克。

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你之所以看不见黑暗,那是因为有人拼命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到的地方。

对于所有冲锋在一线的禁毒警察来说,他们的每次执勤、查缉、巡逻,都可能是一场生死较量。

边境线上的神秘身影

八月的临沧,干燥、炎热。行走在露天下,不用几分钟,满身都是臭汗。

2020年8月22日黄昏时分,气温逐渐下降,粗犷的男边民们脱下了上身的衣服,赤裸着胳膊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开始拉着家常,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在中缅边境的密林里,正有着一群神秘的身影,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地潜进了中国临沧境内。

当地人才知道的山间小道口,他们三三两两,在夜色里相互掩护,观望,小声地谈论着什么,不时地吓得草丛里那些不知名的虫子突然打住“歌唱”声,就如同一首曲子到了高潮部分时,突然被打断,让听歌的人难受,让歌唱的人哽得想要喷血。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所幸,这种煎熬没有持续太久,三辆临沧地方牌照的商务车灯划破夜色而来,载上这些从不同小路偷渡过来的神秘人,最后呼啸着绝尘而去。

这一夜,这群神秘人先后多次辗转,换车,最终融入了临沧人潮,在夜色褪去后,所有的痕迹都消失得一干二净,就像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禁毒猎人的直觉

中国云南临沧云县。

在这个边陲重县里,此时正在进行着一场全国“红蓝对抗2020年(第二批次)”毒品查缉大会战。来自湖北、海南、贵州、西藏及云南公安代表队,共5支队伍的查缉精英们在这里点燃战火,誓与境外一切大小毒枭血战到底。

2020年8月25日凌晨。

老国道214县云县大黄桥路段,云南公安代表队云县警务站民警在这里钢枪紧握,严阵以待。

5时20分,天还未全亮。一辆云A牌照的商务车驶入查缉民警视线。按例,民警对该车进行了检查。驾驶员叫耿某敏,宣威人,看上去也没任何异常,车辆中也没有携带任何违禁品。

可是,有着丰富查缉经验的云县公安局警务站禁毒民警却总觉得这辆车有问题,原因很简单,耿某敏声称要去昆明,为何放着好好的二级路不走,非要走老国道线,老国道线弯大、路窄,对于外地的司机来说正常情况是不会选择的,其次是司机选择的这个时间点有问题,再赶路也要注意安全,一般都是天亮后再出发。

当然了,怀疑不等于事实。但是,身为禁毒猎人,在禁毒战线上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实战的云县公安局警务站禁毒民警却异常相信自己的这个直觉。

于是,查缉民警立即请后方的技术进行了支持,很快,情报获悉,该车驾驶员离开云县城时车中载有多人,可是到了大黄桥查缉点,车中却只有驾驶员一人。嫌疑开始升级,民警初步断定,该车应为探路车辆。

放?抓?

还是……

反常规出牌搅动浑水

云县公安局警务站查缉民警思索再三,最终,决定反常规出牌,搅动浑水。

随后,民警们带上嫌疑人,驾驶该嫌疑车辆原路返回,同时组织警力在县城周边进行巡查。

5时59分,当嫌疑车辆行至云县茶叶市场时,民警发现该市场的水果批发场地旁有两辆可疑车辆。民警立即下车,准备对两辆可疑车辆进行盘查,谁料,这时候,异变突生。见到全副武装的民警,部分人员立即分散逃跑。民警立即上前,将车辆及未来得及逃跑的人员进行了控制。

一辆为云S牌照的黑色面包车内有9人,没有发现司机。另一辆为云S牌照的白色面包车内无人。

数分钟后,有一广西籍女性及两名福建籍男性自行返回接受检查,称他们从临沧来,要去昆明,乘坐的就是白色面包车。

查缉民警遂让该12名乘客认领了车上的物品,最后,在黑色面包车内发现了两个无人认领的双肩包,在双肩包内发现了大量毒品可疑物。

黎明前的暗战

天,不失时机地下起了小雨。

气温,依旧燥热。

洒在人的身上粘粘的,异常的不舒服。

云县公安局警务站查缉民警兵分两路,一路对12名嫌疑人及毒品进行了看押,另一路,靠着人熟地熟的便利,对逃跑的嫌疑人进行追捕。

云县茶叶市场周边视野旷阔,附近种有大量包谷。查缉民警分析了乘车乘客人员结构后,认为逃跑了的6人应该不是本地人,对周边情况不熟悉,在该地段,极大可能就是潜进了玉米地。

随后,一场黎明前的暗战就在云县茶叶市场附近的玉米地拉开了帷幕。

雨,淅淅沥沥。

汗水,也在一滴一滴的滑落,最后,查缉民警们全身都已湿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

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谁也不知道里面会藏有什么样的危险?也无法获知嫌疑人会不会突然暴起?

初开始,还是小心翼翼,最后,在一遍又一遍,一块又一块玉米地的筛查排除后,内心紧绷着的弦被疲倦弄得松弛了下来。

难道,嫌疑人已然逃出了视线?

难道,所有的努力会功亏一篑?

…… ……

所幸,苦心人,天不负。在漫长的煎熬之后,查缉民警终于有了发现。在一块玉米地里,民警发现了有人啃咬过生的玉米的痕迹。

如同注射进了一剂强心针,查缉民警们立刻变得神采飞扬,最终,在玉米地里先后抓获了5名嫌疑人,在公路边又抓获了1名嫌疑人。

至此,潜逃的6名嫌疑人全部追回。

可是,有了乘客,那么,驾驶员呢?

查缉民警随后又在茶叶市场附近进行寻找,最终,将躲在人群中看热闹的两名驾驶员抓获。

最终,一共21名嫌疑人全部到案。

抽丝剥茧锁“真凶”

临沧云县公安局办案中心。

21名嫌疑人逐一认领了自己的物品,指认了自己一路上行来的坐车位次,可是,装有毒品的双肩包就是没有人认取。

摆在民警面前的问题是,毒品究竟是谁的?

是所有人?还是其中的一个人?或者几个人?

于是,一场科技与心智的较量再次在办案中心进行了激烈的碰撞与角逐。

细心的禁毒大队办案民警熊警官在这21人中,发现了一个细节,一名从玉米地里抓回来的嫌疑人竟然没有穿内裤。仔细看了他的陈述,知晓他叫李某强,系云南临沧沧源佤族自治县人,今年21岁。

也许是出于老禁毒民警的敏锐性,也许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熊警官认定,该男子就应该是真正的带毒人。

不过,熊警官等侦查民警不动声色,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了双肩包,进行了相关痕迹物证的提取,同时对包内毒品冰毒进行了称量,共计18140.7克。

在称量过程中,这位李某强再次表现出了极大反常,其一直不停地伸直脖子查看毒品数量。

嫌疑愈加增大!

很快,在相关痕迹物证收集整理后,侦查民警单独将李某强带进了审讯室,面对着民警似乎能洞穿内心世界的眼神,李某强在内心一番挣扎后,最后如实供述了为5万元酬劳,替他人运输毒品的犯罪事实,并指认了另外一名同案犯张某雄。

张某雄,男,21岁,四川省泸州市人。见任何抵抗都是徒劳,最终,其也如实供述了为酬劳替人运输毒品的犯罪事实。

那么,剩下的19人是什么人?

他们,其中的人为什么要逃跑?

他们的真实身份和动机又是什么?

办案民警经过深挖细查,最终揭开了他们身上的秘密,原来,这些人都是从境外秘密偷渡回来的中国人,户籍地都在外省,等待他们的,自然是法律该有的惩罚。

至此,这场黎明前的暗战终于结束,代表云南公安代表队的云县警方取得大捷。(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