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书记员小徐“叼”着一大块面包,手里提着沉甸甸的大包,一个健步“扎”进了办公室。
虽然通知当事人来调解的时间是8:30,但是她习惯提前来检查一遍材料,理一理昨天与当事人电话里沟通的思路,生怕漏掉点什么,她咬下一口面包,象征性地嚼了两下,喝了一大口水,一边下咽着“幸福”的早餐,一边不由自主的念出了声来“同意离婚,但是有三个要求……”、“答应和解,希望争取多一点赔偿……”、“人在外地,委托了律师,上午11点来协商……”、“通知书、送达回证、签字……”,就这样嘀嘀咕咕一会儿,她已经把今早要处理的四个案子清清楚楚的温习了一边。
8:15, 法官到了办公室,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长时间的磨合,他们连最简单的问候都省略了,直接进入主题,“今天第一起要来的当事人是离婚,被告同意离婚,但提了三个要求……”、“第二起是……”法官接过四个卷宗,每一个卷宗上面都有一张A4纸,上面写满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字,又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过,在我看来,纸上那些都不是“字”,客观来说,我更愿意称它们为“符号”——一些只有常在一起工作的法官和书记员才看得懂的符号,法官指着上面说:“这个要求原告同意了,我也和他沟通过……”、“为避免冲突,这一条等到最后看看双方情况再说……”、“这个问题很重要,……等哈你注意要如实记录”。
8:27,法官从笔筒里抽了一只笔在手里,对小徐说:“好,喊他们进来”。小徐起身,到门口喊到:“王XX、张XX,出示一下身份证,跟我进来”。
“不要脸,房子是你买的噶……” 这是小徐听见的第一句话,听见书记员喊他们的名字,双方都侧过脸来应了一声,一边走过来,一边还在不断争吵:“给好意思,我没出着钱噶,二姨妈家那10万……”。小徐止住了他们:“你们来这里,是来解决问题的,吵得好就不用来这里了,冷静一下,进来好好说,给听见了……”经过法官和小徐耐心的调解,大概一个小时以后,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小徐的指尖在键盘上飞速的舞动着,快速给调解书签章、跑到楼上文印室打印、拿给当事人核对签收、核查原告银行卡、退案件受理费,该案最终调解结案。
9:40,第二起案件的当事人进来,双方坐在椅子上,都不发言,法官问话也不正面回答,“随他”、“他看着办”、“不行就你们判……”见此状况,法官和小徐对视了一下,小徐非常默契地起身给他们分别倒了一杯水,办公室安静了一会儿,法官告诉当事人:“不要有情绪,事情总可以解决,法院审理判决当然也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但是会耗费你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其结果会是这样……”,和风细雨中双方堵着的气化解了。
10:50,第三起民间借贷的当事人如约而至,原告气势汹汹喊还钱,被告垂头丧气说着:“一下子真的拿不出那么多……”法官在仔细了解了被告的情况后,建议他分期偿还,可以缓解还款压力,但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并与原告协商,告诉他这样处理对他来说,可以有保障的要回钱,双方来都好。小徐将调解书交给被告时又特意温馨地提醒他:“尽力每期都按时把钱还上,不然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不小心整成老赖对你影响太大了”。
11:20,第四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约好的被告没有按时到,小徐拿起电话,第一个无人接听,接着再打就是关机,法院人都知道,被告“放了我们鸽子”,小徐无奈的笑了一下,这是只有书记员才会懂的“无奈的笑容”,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被告的住所地,把情况报告给法官,法官给原告耐心的解释了昨天与被告沟通的情况,都是被告没有按时到来,调解进行不了,只能请原告先回去,保持通讯畅通,法院会与被告住所地的基层组织联系,再次传唤被告,定期开庭。将当事人送到电梯口,她快速回到办公室,法官在给当事人打电话,安排明天的时间。她拿起下午约好的两个案子,又开始不停的在写满“符号”的A4纸上画圈加字。
11:50,她被一条来自老公小刘的微信“打扰”,这是一张食堂美食的图片,下面跟着一句幽默的话“今日食材鲜美可口,小主应该用午膳了”。同在法院办公室工作的小刘,心疼老婆,已经在食堂打好饭菜。她心情顿时豁然开朗起来,好像忘记了一整个早上的劳累。小徐微笑着将下午两个案子的情况汇报给法官,法官仔细听完,一句“好,吃饭嘛”结束了他们上午的工作。她来到食堂坐在老公“把”好的位子上,一边吃饭,一边与邻桌的同事们相互问候、玩笑。这是她一天中最幸福悠闲的时光,吃完午饭,她和老公都会绕着法院办公大楼谈笑着走两圈。
13:40,回到办公室午休,虽说是午休,但是大多数时候,小徐还是笔记本上、卷宗里画着、写着。
14:15,手机闹铃响了,法官开门进来,“下午这两个……”话音刚落,时间是14:35,她的手机响起:“法官,你昨天说的是几楼?我咋找不到电梯?你给可以……”简单沟通了1分钟后,当事人还是那句“没得嘛,找不着”,她只能说:“好”。(何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