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警察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那么禁毒警察就是在刀锋上行走的战士。暴力、血腥、黑暗,禁毒警察就是刀锋上的钢铁战士,他们是所向披靡最勇猛的云岭铁军,用忠诚和一腔热血在刀锋上行走。而田文林正是成千上万钢铁战士中的一员,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禁毒故事,去感受钢铁战士一往无前的腾“云”故事。
勤学苦练 夯实基本功
大理州永平县,古称博南,是大理州的“西大门”,距世界主要毒品集散地“金三角”仅500公里,是大理州阻击毒品从滇西方向到大理中转流入内地的第一道关卡。田文林同志毕业于非公安院校,但因为对公安事业的热爱,2009年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期间当过户籍民警、刑事侦查员。2010年,到云南警官学院脱产学习侦查学,学习期间,他珍惜学习机会,恶补公安侦查知识,学习各类侦查手段。2012年,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大理州永平县禁毒大队工作,成为了一名禁毒警察。面对复杂的禁毒斗争形势,他开始刻苦钻研,在禁毒战场上锤炼自己的同时,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成长。短短的七年的时间,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禁毒战线的钢铁战士。
数据分析 精准打击毒贩
在不断的实践和实战摸爬滚打中,在研究老禁毒警察的侦查方法和各类毒品犯罪案件中,田文林开始研究利用数据分析研判如何获取线索案件线索,精准打击毒品犯罪的侦查手段。历经两年多的时间,田文林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研判,2014年8月破获了首起万克毒品大案,查获毒品海洛因10.157公斤。同年,田文林同志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田文林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利用一套成熟的数据分析方法屡破大案。2014年来,永平县禁毒大队斩断了多条毒品通道,利用强大的数据,2019年1月至今,永平县禁毒大队连续破获大宗毒品刑事案件12起,缴获精制毒品140.28898公斤,罂粟壳1100公斤。
强化数据分析 练就高强本领
田文林同志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凭借着“云”里作战和缉毒情报的研判经验,练就了一双识别“毒贩”的火眼金睛。2017年12月25日,田文林发现一辆“云L”牌照的越野车形迹可疑。他立即带领民警连夜赶赴边境开展侦查。第二天,在云县附近一隧道附近将此车拦截,3名外籍罪犯跳车逃跑。他和其他一位警官奋力追击,他扑倒一名嫌疑人后,左手虎口被咬伤,鲜血直流。最终三名毒贩被抓获,当场查获冰毒14.2086公斤。7年来,田文林在禁毒战线最前沿,利用大数据分析和自己英勇善战的钢铁战士本色,彻底摧毁多个毒品犯贩、分、销犯罪网络,有力的打击了境内外毒品犯罪活动。
“云”平台显成效 热血锻忠诚
“云”里作战,是一个无声的战场,无论毒贩再狡猾,田文林都一丝不苟的分析,因为一个错误和一道失误的命令,将会给战友和队伍带来重大的损失。现在只要有一台电脑,他就能依托公安资源系统快速甄别车辆行车是否安全,真正成了“云”平台的专家。2019年2月14日,通过数据分析和研判,田文林 发现一条贩毒线索,当数据方向明确后,他带领战友在施甸警方的支持下当场查获海洛因20.107公斤,抓获5名毒贩。7年多的实战中,田文林利用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预警、抓捕,是当今“云”时代“科技兴警”的重要途径。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毒贩的犯罪手段花样越来越多、越来越残忍。实施大数据战略打击犯罪的活动已经迈开,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田文林将带领他的战友们继续以“云”思维为导向,打击毒品犯罪活动,铭记初心和忠诚继续前进。
人们说警察的人生是连接人民血脉的人生,一边是人民的安宁,一边是人民的嘱托。田文林先后被评为“全国禁毒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云南禁毒十大英雄”等称号。面对荣誉田文林常常说:荣誉属于人民,荣誉属于整个禁毒大队。在新的时代,在新的禁毒斗争中,在广阔的信息化的战场上,田文林和成千上万刀锋战士将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腾“云” 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用忠诚和热血书写无悔的青春,在彩云之南,洱海之滨锻造成一名名合格的刀锋上的钢铁战士,成为禁毒战线的坚强脊梁。(张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