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森生于1990年,是个勤恳踏实的90后。2016年10月考入丽江监狱,分配在八监区。转眼三年过去,李加森同志从一个稚嫩的新干警成长为八监区党支部宣传委员,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监区警察的一致好评。监狱基层工作事无巨细是一个非常历练人的大熔炉,通过三年的锻造,造就了一个“多面手”李加森。
他是带班警察
他是带班警察李加森。和普通的监狱人民警察一样,带班是李加森日常的工作。从“带班警察十一件事”开始学习,从半小时点名、包干个犯摸排开始做起,一点一滴地熟悉个犯情况、了解产线运转,按照“带班警察一日工作流程”规定,履行着自己当班每一天的工作职责。带班的过程并不难,然而每天所做的事情有些重复甚至千篇一律,日复一日让很多干警难免倦怠,头一两年激情满怀后来就渐渐提不起兴致是很多新入职监狱警察的常态。李加森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三年如一日的坚持,坚持落实各项制度,坚持“当日事当日毕”,坚持做到“不忘个犯反映的任何一件事情。”这三个坚持是他给自己立的规矩。李加森说,作为一个带班警察,一定要及时处理个犯的矛盾纠纷和各类大小问题,要把个犯反映的事情放在心上。无论大事小事,这些对个犯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你把他们关注关心觉得重要的事情放在心上,给他们答复和解决的方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相信你、信任你,就会对你敞开心扉,你在他们心里自然就有威信了。教育改造罪犯靠法律、靠制度也靠人格魅力,有人格魅力的警察会让罪犯在不知不觉中信任和跟随,成为他们新生的人生导师。李加森年纪不大在监区罪犯当中却很有威信。他处理的事情罪犯很信服,他安排的任务罪犯不折不扣的执行。八监区的罪犯说“李警官是我们新生的领路人,年轻却阅历丰富,看问题很成熟。”
他是安全员
他是安全员李加森。李加森分配到车间后,作为新干警,爱学,爱问,干起工作来一丝不苟。监区支委觉得心细的他是担任车间安全员的最合适人选,于是车间安全员的重担就落在了李加森身上,并且一干就是三年。作为安全员,李加森习惯了每天进车间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到各个点巡视一圈,从工位到仓库,从工具房到罪犯卫生间,接着就对车间劳动工具的领用和危化品的使用进行再次检查和确认。安全员的职责造就了李加森非一般的敏锐,随时能嗅到危险的味道。罪犯肖某,运输毒品罪,原判刑期十五年,是李加森包干的顽危犯,是个消极抵触的抗改分子。有一天李加森发现该犯在收工的时候磨磨蹭蹭的,眼神也比较闪烁,就对其多长了一个心眼,也叮嘱当天负责工具管理的2号岗收工后一定要检查一下固定的工具。后来2号岗小许在对固定工具进行检查时发现少了一把小剪刀,敏锐的李加森马上想到了肖某。事实如李加森所料,是肖某想“搞点事情”,藏起了这把固定时间长了有些松动的小剪刀。如果当班警察不敏锐、不慎重、不及时发现漏洞,这将是多大的安全隐患,会造成多大的事故简直难以想象。
他是优秀教师
他是优秀教师李加森。给罪犯上课是每一个带班警察的必修课,李加森也不例外。他并不健谈,第一次要给罪犯上课的时候紧张得两天两夜都没有休息好。后来监区长打消了他的不安。监区长说“讲你最想讲的”。于是他放弃了精心准备的高大上讲稿,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和罪犯吹起了之前自己在新疆的所见所闻所感,他说“那个农场里连飞过去的蚊子都是公的。”引得罪犯哄堂大笑,瞬间拉近了与罪犯的距离。于是他的“新疆见闻”课堂鸦雀无声,所有罪犯都听得津津有味,是有史以来课堂纪律最好的一节课,灵机一动的他后来还将其讲成了一个系列的连载。这样机智和独具匠心的他不受罪犯欢迎都难啊!
他是宣传委员
他是宣传委员李加森。2018年1月年轻党员李加森当选为监区支部宣传委员,作为90后支委委员这在监狱也并不多见。作为宣传委员的李加森身上又有了更多的重担和责任。负责支部一些日常的文字工作,负责支部云岭先锋APP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然而无论多少工作,李加森总会按时完成,从不拖欠。监区长跟他说“你是监区支委和一线带班警察的纽带。”李加森也充分发挥了这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向一线警察宣传监狱和监区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了解一线警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的问题,及时把他们的所思所想反映给支委会,因为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线警察更能了解和体会领导的用心,监区支委会的决议能得到更全面的贯彻和执行。
他是新晋“奶爸”
他是新手爸爸李加森。115是他警号的最后三位数字,也是他儿子的生日,这样的巧合让他激动而又自豪,觉得这是冥冥中的注定。为了理想他选择了丽江监狱,为了爱情他用心经营着异地的婚姻。儿子现在半岁,只要有休息时间他就去昆明看望妻儿,然而作为一线警察这样的时间真的少之又少。所以新手爸爸李加森对妻子和儿子充满愧疚。父亲节在监狱公众号上一封《写给100天的“小虾米”》的信,让很多同事泪目,异地父亲的爱就是那样的深重,像巍峨的远山,沉默却有力量。
这些点点滴滴就是八监区先进而又普通的“多面手”李加森的日常。他和许许多多像他一样90后年轻的监狱人民警察一起,打破传统观念觉得90后不能吃苦耐劳的固有认知,默默坚守在监狱基层工作的第一线,“日拱一卒,功不唐娟”,他用行动践行着自己从警最初的誓言。作为监狱生力军的他们,将逐渐成长为监狱的中坚力量,是监狱工作的未来和希望。李加森说“三年如一日的坚持还算不上坚守,那些老大哥们十年如一日、二十年如一日、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是真正的坚守。我要向他们看齐!”他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鲜活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