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甘做服务群众的老黄牛——郑国寿
发布时间:2019-12-04  

  郑国寿,32岁,楚雄州大姚县公安局金碧派出所农村警务室警长。金碧派出所农村警务室,是派出所中的“小派出所”,辖10个村(居)委会,分东、西片区,常住人口4万人,警务室有民警5人,辅警2人,肩负除户籍、刑侦外的所有派出所业务工作。2016年10月8日,郑国寿从大姚最偏远的山区派出所调任金碧派出所担任农村警务室警长以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郑国寿先后3次被楚雄州公安局表彰为“十佳社区民警”社区民警;2015年1月因在社区警务工作中表现优异,被楚雄州公安局授予个人三等功;2016年因业务工作突出,被州公安局授予“五一标兵”称号;2018年因工作突出,被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禁毒基金会评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

  守护社区平安,他总是冲锋在第一线 

  作为金碧派出所农村警务室警长,同时,又是一名共产党员,郑国寿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能否保护辖区平安,带好队伍,在社区管理上走出一条新路,一直是他思考最多的问题。 

  警情在哪里,他就在哪里。2017年7月26日,群众举报称:大姚县小南河边上有一群人持械打群架。接到报警后,郑国寿一边将案件情况向上级汇报,请求警力支援;一边按照预判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张某的前女友与吴某相恋,张某心生怨愤,遂于7月25日通过电话向在楚雄的吴某约战,相约在大姚“决战”。7月26日,吴某、张某双方各邀约数人在大姚小南河边打群架,被及时出警的郑国寿带领民警制止,并将张某、吴某等9名违法嫌疑人一举抓获,及时消除了社会不良影响,维护了辖区稳定。 

  重拳出击,狠杀群众痛恨的赌博歪风。农村赌博历来风盛,害人害己,是一块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为有效整治赌博风气,郑国寿带领社区民警深入摸排,蹲点守候,最终打掉一批赌博窝点和严肃处理了一批涉赌违法人员,净化了农村片区的社会风气。2018年10月3日,郑国寿带领片区民警摸排农村赌博窝点时,在金碧镇厂房某村一商店内一举抓获涉嫌赌博和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杨某、李某等13名违法嫌疑人,成功捣毁了赌博窝点。2019年11月19日,郑国寿获取辖区公租房小区有人聚众赌博的情况后,蹲点盯梢,抓获涉赌人员17人。 

 

  急难险重,他总是一马当先。2017年1月19日,郑国寿在金碧镇龙林村委会鲁村处置一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时,他带头冲入肇事精神病人家中,对其进行控制,在控制过程中遭到对方的激烈反抗,郑国寿的左额头被精神病人手持的菜刀砍中,额头鲜血直流,但他并未放松对这名精神病人的控制,为其他民警的协同控制赢得了宝贵时间,在妥善安置精神病人后,郑国寿才到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夯实社区基础工作 ,他用心、用情、用力 

  金碧派出所农村警务室承担着人口管理、行业场所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户口补录、社区巡逻防控、基础信息采集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面对日趋复杂和千变万化的社会治安形势,郑国寿带领警务室民警沉身社区,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用心、用情、用力的夯实社区基层基础工作,甘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老黄牛。 

  用心探索,走出符合社区实际的网格化管理“新路”。金碧派出所农村警务室结合社区实情,将10个村委会划分成5个责任区,形成由1名社区民警+1名村(居)委会干部+1名村小组长(治安员)的网格管理主力军,包干责任区业务,细化网格化管理。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郑国寿率先将社区网格化模式融入电子政务、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网络化、信息化元素。建立社区微信联络员群、QQ群等覆盖面广泛的多维度信息平台,规避了时间、地域等因素对管理的限制,使沟通反馈渠道更加畅通。社区居民可通过移动设备及时获取社区公告信息、向社区民警反应问题、对服务作出反馈等,及时回复居民诉求、处理社区事务、调整服务方案,以多种途径为居民提供社区零距离服务,精简与压缩了社区管理系统中繁冗的事务处置环节,大幅提升事务处理、问题解决的效率。 

  用情服务,点亮服务群众的“心灯”,照亮老人的归家路。2019年8月3日,一好心群众电话报警称:在金碧镇三槐村委会河段有一名老人失足跌落,群众救助困难,请求民警参与救援。接警后,郑国寿立即和同事一起赶往现场,他将自身安全置之度外,冲下河堤,第一时间将老人从河道中救出,在群中的帮助下将老人从陡峭的河堤上“扶”上岸边,最后安全送回家中。 

  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老人摔倒跌入河中,出警的郑国寿义无反顾救起老人,并安全将其送回家,既是从警的初心和职责使命所在,更是他用情服务群众,把群众当亲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用力做精基层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助推基层警务在数据时代的转型升级。扎实开展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全力助推基层警务在数据时代的转型升级。“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不同于人口普查和传统意义上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而是要全面掌握“人、房、业”信息, 金碧派出所农村警务室按照责任区划分,变传统的“以户管人”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深入村租户联手社区居委会等单位进行信息采集工作。2017年下半年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以来,因辖区广、居民区分散,采集难度大,郑国寿积极与所领导汇报,争取警力和经费的支持。经过为期六个月的集中采集,农村警务室共采集信息7万余条 ,入户比例达92 %,圆满完成采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