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郭俊飞:从“飞哥”到“飞叔”,青春无悔
发布时间:2019-11-26  

  故事发生的地方,它的名字叫法院;故事里的人,有着正义的容颜,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断是非化恩怨。 

  郭俊飞,男,汉族,197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转业。在云南省复转军人选择岗位就业考试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作为第一名的择岗复转军人,他义无反顾选择了西山法院作为他转业后的岗位。根据法院工作所需曾在政治处、民庭、执行局、司法行政科任职过,2015年,郭俊飞再次回到执行局工作至今。

  工作后的郭俊飞,可真是干一行爱一行。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他刚进执行局时,年轻干警们都喜欢称他为“飞哥”,十多年的执行岁月过去了,现在执行局的年轻干警都叫他“飞叔”啦!

  郭俊飞的独白

  脱下军装还是兵,就像那褪了色的绿军装,如今岁月已经变了模样,一颗勇敢的心依然在胸中。

  在部队的时候就觉得法律太复杂了,转业后考到西山法院的时候还是有些不适应的,但作为军人,在任何条件和环境下适应能力都是很强的,当时就逼着自己去看书、去学习,多看、多听……时间长了也就把各类案件、法条的情况摸清楚了。

  到了执行局,就一边办案一边学习,一边办案一边寻找案件的处置技巧,学习的时候就像新兵训练的时候。后来在部队我也带兵了,到执行局我也带过新进的执行干警,我觉得方法都是一样的,以身作则把书本上没有的经验、技巧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尽快融入到集体里,融入到工作环境中。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这或许是郭俊飞妻子生活的写照。郭俊飞自1995年入伍当兵,这一去就是13年。转业后的他,根据法院工作需要2015年回到执行局,至今一直“奋战”在执行工作岗位上。

  几年来,他经历了“执行攻坚”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虽未身处部队,但他一直以军人的作风、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发扬军人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

  2016年全国“基本解决执行难战斗”打响后,郭俊飞和其他执行干警几乎24小时都用来工作,吃住基本都在法院里。回家的时间少之又少,和执行局里的“战友们”同吃同住,一起外出执行任务...... 在郭俊飞的心里,这一切好像回到了部队的时光。

  2016年12月8日晚,辛苦一天的郭俊飞和其他同事还有需要继续完成的工作,在李丽玲局长的带领下,大家开始统一整理、装订卷宗。一晃眼,已是凌晨四点多。执行干警们停止了加班工作,准备眯一会儿,以保障有精力完成第二天的执行工作。

  12月的天气已是寒风刺骨,可对于经常熬夜加班的郭俊飞来说,“战斗装备”非常齐全,在他的办公室里备有枕头、毛毯等用于应对加班的装备。他说:“我家离法院比较远,很多时候工作完成已是凌晨。回家只会让我的休息时间更少,还会影响家人的休息。以前在部队外出执行任务时条件比这辛苦都能受住,在办公室睡觉那条件可比睡山里、草地里好多了。”

  都说认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或许这也是郭俊飞感动他妻子的原因吧。他加班的“装备”全是妻子给他准备的。以前在部队,郭俊飞回家的时间也很少,进入执行局的他,虽然回家时间比部队多了许多,可这几年来,他一门心思扑在执行工作上,待在岗位上的时间远比在家多得多。

  执行工作中的一把利刃

  作为执行局的业务骨干,他每年的办案数量都位居前列。由于他是业务骨干,分给他的“骨头案件”不少。郭俊飞没有抱怨,在执行岗位上尽职尽责,吃苦耐劳,为一个又一个当事人追回了案款。

  2017年

  2017年3月某日下午17时许,郭俊飞和往常一样加班,对新收执行案件情况进行网络查控,他突然发现一名被执行人在保山市昌宁县某银行账户上尚有77万元存款。他毫不犹豫,驱车就赶往保山市昌宁县去,第二天一早便到银行扣划存款,当晚又赶回昆明。有效避免被执行人可能转移财产的行为,并及时将案款发还申请人。郭俊飞和同事杨学斌的执行效率受到了申请人的点赞,5名申请人为他们送去了锦旗和感谢。

  2018年

  2018年,他正在承办的执行案件有318件。十六名老人为了求得高利息,把他们的养老钱通过昆明某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公司借给了某快递公司。还款期限届满后,该快递公司却违约了,分文未还。西山区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强制执行工作分到郭俊飞手上。责任心很强的他多次通知快递公司来履行债务,快递公司每次都答应还钱,但每次都分文不付。

  2018年8月17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郭俊飞毅然“战斗”在执行岗位上。那天,他当即带领法警找到快递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居住的酒店,酒店的房门敲开后,一对男女正在房间里面, 执行干警依法查询这对男女的身份信息时,发现房间内的男子并不是快递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某。男子态度极为嚣张称:“我是云南省某单位领导,你们执行干警无权过问。”

  因男子冒用陈某身份证的行为,郭俊飞向公安机关报了警。辖区派出所接警后,迅速赶至现场将房间内二人带回派出所进行询问,西山区法院执行干警也协助派出所民警了解事情经过。

  经查,男子并非“公安厅的某某领导”,该男子已婚,但房间内的女子也并不是该男子的配偶。经过盘查,该男子系被执行人某快递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亲戚,也是该快递公司经手向十六名老年人借款的直接经办人。

  郭俊飞与派出所民警依法交接工作后,将该男子带回西山法院进行询问。该男子到西山法院后,又开启了先前嚣张的态度,称不是快递公司的员工,与执行案件无任何关系。此时,男子从原先称自己是“公安厅领导”换称自己认识很多“领导”,西山法院庙小,对他起不了任何作用。

  郭俊飞决定通知申请人到西山法院对该男子进行辨认,听到申请人要来法院见他,男子一改先前狂妄、嚣张的态度,选择沉默。申请人到法院见到男子后,纷纷指认当时的借款就是交与该男子的,得到申请人的指证,郭俊飞再次对男子进行批评教育,让其依法履行还款义务。最终在郭俊飞和其他执行干警的督促下,男子当场偿还了20万元,并写下承诺书按期归还剩余款项。

  2019年

  2019年8月,郭俊飞一行开启徒步“10公里之旅”到寨子里,扣回大挖机。8月4日,执行干警郭俊飞、张俊得知被执行标的物在普洱市澜沧县距离边境线20公里的村寨里。由于执行地点地处少数民族村寨,语言沟通不畅,两名执行干警首先赶往了澜沧县人民法院请求当地法院协助执行工作的开展。

  在当地法院执行干警的协助下,郭俊飞一行开始前往执行地点。村寨离县城路途遥远,且只有一条进村的山路。时值雨季,山体滑坡等情况时有发生,一路上执行干警们都小心谨慎,担心自然灾害突发。但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郭俊飞一行驱车近三小时后,前方的道路被山体塌方阻断了,仅留出一条小道可步行通过。以防情况有变,执行干警决定停车步行前往村寨解决当事人双方的执行纠纷。

  近10公里的崎岖的山路,脚下的石头以不同的造型散落着,让执行干警够呛,脚底一阵一阵传来刺痛感和灼热感,但执行工作不能停,就这样一步一步......执行干警们走进了这个离边境线只有20公里的村寨,并找到了那辆停在村里的挖机。经执行干警对双方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解,并对被执行人说明此次执行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被执行人表示愿意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开展。

  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怎样把挖机开出村寨送上车呢?这是个大考验。思虑过后,执行干警决定用挖机清理路障,开出村寨。就这样一点一点,进村路上的塌方处被大挖机清理干净,直到8月6日凌晨,大挖机才“坐上”拖车往昆明开来。

  这些只是郭俊飞日常办理案件中的一部分,比这样困难的案件,在他那里还有许多许多,但他从未惧怕。一件一件的耐心解决,一点一点把难啃的“骨头案”执行完毕,为当事人追回了一笔又一笔案款。正是这样的他,不仅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更受到了当事人的点赞和感谢。

  “在法院工作的10余年间,我见证了西山法院的发展变化,自己也从一个外行变成了一个‘执行能手’,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教育,离不开同事的帮助,只有把自己置于组织之中,和组织共同成长,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郭俊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