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噗……今天俺们村里开个会……”永胜县顺州镇腊果村的大喇叭里传出浓重的回响,盖过村里的鸡鸣狗叫。此时,在丽江市古城交警大队的办公室里也传来这样的声音:“喂喂喂,杨编,赶紧通知开个会……”。一个是农村的大喇叭,一个是交警大队的“大喇叭”。村里的大喇叭高高挂在电线杆上,大队里的“大喇叭”深深伏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村里的大喇叭至少四个栓在一起朝四个方向吼,通知村民到村公所开会,大队里的“大喇叭”拥有“四只眼睛”一刻不停把电脑屏幕盯,装斯文还要靠眼镜。别问我为啥对“大喇叭”这么熟,因为这个“大喇叭”就是我的办公室主任陈相海。
(主战场办公室)
写作能手“大喇叭”
“大喇叭”文字功底深厚,至少他没有丢“新闻系专业”的脸,但文章写得好也就算了,他偏偏爱写日志,爱写日志也就算了,非得要把一个叫杨编的青年欧巴写的非常帅,今年春节“小编日志”硬是把杨编写了7天,生动体现了警队小编们在春节期间忘我工作的精神,还特别钟情于杨编不羁的发型。
(媒体采访)
除了杨编,《陈志波:十年如一日用敬业奉献谱写光辉人生》《杨志龙:守护丽江古城的“夜猫子”》《杨志高:充满诗意情怀的“杨编”》《赵漓:大理姑娘的丽江警缘》《和学昌:协管兄弟中的“黑猫警长”》等一篇篇掷地有声的人物通讯报道,描绘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丽江基层交警人物形象,同时也推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道德模范”“人民满意公务员”“丽江好人”“优秀政法干警”“优秀共产党员”等一个个先进典型,为大队全员树立起模范榜样。陈相海,他真就是大队的一个“大喇叭”,他随时随地向外传递着交警好形象、正能量。
万能钥匙“大喇叭”
“走,杨编,我们两个给单位里睡午觉的老鼠些打点草草药。”创建卫生城市期间,上级要求单位内部自行开展“灭鼠行动”,“大管家”陈相海又要亲自行动了。
打开WiFi ,连接热点,这是万能钥匙WiFi的首页界面,它能破解附近的热点,安全上网。作为办公室主任的陈相海,就像是万能钥匙WiFi,时刻连接着单位近200人的热点,上传下达、大事小事、样样关心,有时遇上信号弱的热点或者不在服务区的热点,这把万能钥匙还得到处搜索信号。有时遇上节假日、专项行动、重大安保等重要任务时,这把万能钥匙还得移动到路面上参与执勤执法。总之,是单位活,不管什么都得干。
(路面执勤)
从警8年,他执着事业、热爱生活、感恩组织,他披星戴月、上传下达、热情服务,从一名非警校毕业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领导信任、同事拥护的“老交警”。凭着这股子韧劲,他也连续3年获“优秀公务员”并荣立人社局三等功1次,先后获全市公安新闻宣传先进个人1次、全市公安交管新闻宣传先进个人2次、全市交管信息化运用能手1次、春节安保先进个人1次、市局轮训轮值优秀学员2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各级嘉奖2次。陈相海,他真就是大队的一个“大喇叭”,他随时对下传达上级声音,对上传递基层心声。
宣传骨干“大喇叭”
为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全省启动了农村“大喇叭工程”,“大喇叭”陈相海真的要干“大喇叭工程”了。“来,你起来喝杯酒!”在“拒绝酒驾 文明出行”交通安全宣传现场,他自带啤酒白酒,邀请现场听众中的志愿者当场喝酒现场吹气测试酒精,由此宣传酒驾的危害性。
(课堂上)
“如果你把头伸出汽车天窗,遇见一只着急上厕所的鸟会是什么后果。”在交通安全体验课进校园的现场,他幽默风趣,积极与学生互动,由此宣传学生如何注意安全出行。 “凤凰网《新疆老人迷路古城 多亏了丽江交警》、云南日报《世界遗产地的交警风采》...... "在媒体宣传阵地平台上,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认真采写并推送出一篇篇高质量稿件。8年来,他累计发表新闻600余篇,讲授交通安全课300余堂,凭着三寸之舌、七寸之笔,使交通安全宣传“入脑入心”。陈相海,他真就是大队的一个“大喇叭”,他随时向外传播着交通安全好声音。
健康生活“大喇叭”
不抽烟、不喝酒、爱跑步、唱起歌来要人命,这是生活中的陈相海。他虽然经常以单位为家,但在办公室里从未出现“借烟烧愁”的情况。档案室有双跑步鞋,他随时做好跑步的准备。在他的婚礼晚宴上听过他唱歌,旁边人都有想唱“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冲动……这位同事眼中的“大管家”、群众眼中的“家里人”、驾驶人心中的“陈老师”、家人眼里的“隐形人”,其实也是个很有生活乐趣的人。
有这么一个情景至今令人难忘:某次,幼儿园搞亲子活动,要求家长们要穿黑白色的大熊猫人偶套衣,“细心”的妻子却为他购买了“棕色熊大”套衣,为不让女儿留下遗憾,他勇敢地出现在一堆大熊猫里,棕色的熊大吸引了万众的瞩目……陈相海,他真就是大队的一个“大喇叭”,他随时向身边人传递着健康快乐生活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