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20,距离8:00的上班时间还有40分钟,张文发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已早早地出现在建水法院的大院里。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除了身上的制服随着季节在更换,张文发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习惯多年来一直未变,司法为民的初心也未曾改变。
1962年出生的张文发今年57岁了,头发花白了大半,和他身上穿的奶奶灰制服正好搭配。回想起1979年刚参加工作时自己的样子,他咧嘴一笑“那时我还不满17岁呢!”让人做好听故事的准备之后,他却不再多讲一句那些往事了。张文发就是这样一个人,谈自己的事情总是寥寥几语,对待当事人的事情时却不厌其烦。
进入法院系统工作40年来,张文发一直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从绿春法院到建水法院,从一名稚气未脱的书记员慢慢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审判员,他在审判工作一线坚守了整整33年。在绿春法院,张文发曾任刑事审判庭庭长,1983年被评为绿春县政法系统先进个人,1984年评为全州“严打”先进个人。1995年调入建水法院工作后,先后担任南庄法庭副庭长、执行局副局长、民一庭副庭长、行政庭副庭长。组织分配给他什么工作,他就干什么工作,组织把他调到哪个岗位,他就在哪个岗位发光发热,从不拈轻怕重,从无一句怨言。
2002年在执行局工作时,曾遇到一件申请人高某某申请被申请人马某某返还一匹骡子的案件。申请人居住在岔科乡双见峰村,被申请人居住在盘江乡上白德村,两地相隔三十多公里山路,交通极为不便。为避免骡子被倒卖造成执行困难,张文发带领一个执行小组,利用三天时间前往执行。第一天到达盘江乡,第二天中午1点赶到被执行人居住的上白德村,通过协调乡村干部一起做思想工作,被申请人最终同意返还骡子,但不愿亲自将骡子送往申请人家中。当日已近傍晚,在场的执行员均无驱骡经验,为了顺利完成执行任务,张文发主动担起牵骡子的任务,于当晚8点步行将骡子送到申请人所在的双见峰村委会,次日又继续沿着崎岖的山路,走田埂过河沟,牵着骡子一直送到申请人家中,成功完成执行任务。
担任审判员期间,由张文发办理的各类刑事、民事案件达1500余件,均无一件错案。1998年,张文发被评为建水法院先进个人;2004年获得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法院工作荣誉奖章、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办案能手、调解能手、全州法院系统办案能手;2008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如果说一个人就是一杯酒,那张文发一定就是那杯最醇厚的陈酿,随着时间的积淀愈发甘醇温和。
2012年,张文发离开部门领导岗位,来到立案庭工作,同时负责当事人的咨询导诉和全院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虽然退居二线,却始终未忘记刚进法院时的那份初心和使命,一心发挥余热,为审判工作默默奉献。耐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认真阅读每一封来访信件,妥善处理每一起信访案件,不厌其烦,无怨无悔,一干就是7年。因为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中表现突出,2014年,张文发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县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县综治维稳工作先进个人。
张文发说:“做好信访工作,就得做好两件事。一件事就是接待好群众。来到这里的群众,心里都是堵着一口气的,他们急,可我不能急,我要请他们坐下来,听他们把心里的委屈讲出来,我再记录好,让群众感受到法院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心里堵着的一口气吐出来了,接下来再给他们讲法律、讲程序、讲救济,这样工作就做顺了。另一件事就是配合好审判执行部门做工作。信访工作不是靠我一己之力就能办好的,哪个部门办的案子,就与哪个部门配合,大家一起找问题,想对策,一起帮群众把困难解决掉。”
2018年11月29日,群众谭某来信称建水法院执行局法官到其家中送达材料时,因被执行人不在家,就将印有“将追究你的法律责任,并严惩”等明显威胁、恐吓内容的执行通知书交给家中64岁的老人,以恐吓的语言对老人解释通知书的内容,并强迫老人在送达回证上按手印,对老人造成严重的精神刺激,导致老人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故要求对执行法官不规范的执法行为予以追究和问责。
收到来信后,张文发将情况报告了分管院领导,并立即与执行局联系,了解当日执行员到老人家中送达材料时的相关情况,提取了执法记录仪中当日送达过程的完整视频。确定执行员在送达材料过程中并无违法违规行为,也不存在言语、肢体威胁情况之后,张文发及时联系谭某,对其反映的问题给予书面答复,并对谭某提出的质问一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明。为解开谭某对送达当日执行员相关行为的怀疑,张文发向院领导请示,经批准后向谭某播放了从执法记录仪中提取的当日送达过程视频。谭某最终解开了对法院执行员的误解,从此未再因此事进行信访。
细微之处见人心。57岁的张文发凡事亲力亲为,从不摆老资格的架子,对工作没有半句抱怨。面对四个需要网上操作的信访工作系统,这名老同志戴着老花镜不耻下问,认真学习,从最初的一窍不通到现在已能熟练操作。作为建水法院唯一的专职信访员,张文发没有一个助手,办工桌上堆积的信访卷宗和登记册全都是自己整理和装订。接到来信来访材料,从来都是亲自到相关审判执行部门沟通联系。在他身上,也看不出一丝一毫退居二线后的自我松懈,严格遵守上下班纪律,当其他同事还在食堂吃着早餐时,他已经坐在了诉讼服务中心一角的咨询导诉台后,为一天的接待接访工作做起了准备。
张文发从来都是一名把责任付诸实际的行动派,他的嘴里,从未说出一句对工作推辞的话。2019年6月,张文发的父亲因病去世。此时同事们才听闻,张文发的父亲患心脑血管疾病已十多年,2018年病重住进医院后就一直没出院,为了不占用工作时间,张文发长期聘请护工照顾父亲,下班后自己再到医院接替。而在此之前,从未听他对父亲的病情提过只言片语,直到父亲病危,才不得已请假去照看。就在父亲抢救的过程中,一份信访工作的报表需要立即上报,张文发二话不说赶到单位进行处理,因为他知道,这是他负责的工作,自己有义务去完成,但没想到老父亲就此与世长辞。
有人说,张文发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他把自己的“不简单”深深隐藏在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后面。你若与他交谈,他会停下手头的工作,把老花镜微微下拉,用双眼越过老花镜的上边框与你交流,话语中透着一股认真和率性,却永远风轻云淡,举重若轻。
下班时间到了,张文发像来时一样跨上自行车,穿着老年运动鞋的脚稍微用力一蹬,便驶出了法院大门,留下一个骑自行车的背影,很快便消失不见,但他40年不改的初心和历经岁月仍不褪色的担当却愈加显现。(建水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