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民警心中的“大嫂”
发布时间:2019-08-30  

  1996年-1999年,我在峨山彝族自治县亚尼派出所工作,这是山区所中的山区所,当时的亚尼派出所现在成为了塔甸派出所的一个警务室。现在修通了水泥路,但现在从塔甸派出所开车到亚尼也要一个小时,这里,承载着那个年代我的公安记忆。——峨山县公安局禁毒大队 鲁朝冲

  

  1997年,刚参加工作的鲁朝冲到大西山上开展火把节安保 

  钱秀芬是这个边远公安派出所老所长禹文发的妻子。她是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所里的民警们平常都叫她大嫂,因她无微不至地关心民警们的生活,“大嫂”是民警们在内心深处对她的尊称。 

  亚尼警务室(原亚尼派出所) 

  大嫂在亚尼卫生院工作,她相貌平平,衣着朴实,是一子一女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因工作认真卖力,赢得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为了让丈夫全身心投入公安工作,大嫂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下班后去学校接孩子,回到家她顾不上歇一口气就开始做饭、洗衣、拖地、喂家禽等,总是把家务事打理得井井有条,把两个孩子打扮得干净整洁。不仅如此,大嫂对孩子也常现身说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就培养孩子要有爱心。 

  

  她们一家三代人的关系总是那么融洽、和谐,她对丈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安心工作,家里有我呢”。所长再忙再饿,回到家总有热汤热水等着他,加班再苦再晚,也有一盏灯为他守候。因为大嫂知道,在基层派出所,丈夫总有忙不完的事,脸上总写着辛劳与疲惫。不知不觉,她学会了做“心理医生”,丈夫回家,她会主动说说心里话,简单谈谈家中事,往往都是报喜不报忧,看到丈夫面色凝重,知道一定是工作遇到难题了,即使家里有再难的事,心里有多少委屈,她也不肯说出口。有一次,大嫂的单位组织职工去旅游,就在她收拾好行装准备出发时,所长被安排参加市局轮值轮训,不得请假,所长愧疚地向大嫂道歉。看着无奈的丈夫,大嫂大度地说:“以后机会多的是,这次就算了吧。”大嫂默默的放弃了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作为一名警嫂,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苦劳累,还要为丈夫和孩子担惊受怕,这是别人难以理解的。多年来,有过雷雨交加之夜,有突然停电,一个人吓得躲在被子里哭,丈夫却出差在外;有过孩子半夜发热,她一个人抱去医院打针;丈夫和民警夜晚出去抓捕或出警,不管多晚,大嫂总要等丈夫平安归来才能安然入睡。丈夫在这个派出所整整当了10年的所长,查处的案件连所长自己也记不清楚,在这些受到处罚的违法犯罪人员当中免不了有少数人对所长怀恨在心的。期间,发生了一件令大嫂心惊胆寒的事情,孩子在亚尼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儿子白暂的脸上留着一道伤痕,反复询问,孩子才满脸委屈地说:“妈妈,我害怕,我不想上学了…”她开导儿子要学会与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孩子却只是摇头,一个劲地哭。经她再三询问,孩子才道出了实情,原来儿子在上学的路上,一连几天被两三个曾经受过处罚的社会小青年威胁打骂。听到这儿,大嫂既害怕又恼火,怕的是那些不良青年会再次伤害孩子,恼的是孩子的爸爸当警察,没日没夜卖命只为保一方平安,到头来自己的孩子却保护不了,还成了被打击报复的对象。大嫂也曾被辖区曾参与过赌博的违法人员威胁:“如果你老公敢处罚我们,你和孩子就小心点”。大嫂心里既害怕又委屈,但因担心所长工作分心或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她没跟丈夫说,只是悄悄跟老师说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安全,从此每天接送孩子的任务几乎全落到了大嫂的身上。她每天一早就得起床,给小孩穿戴,吃饭,然后送孩子去上学,接着再急急忙忙地赶到单位上班,下班后再马不停蹄去接孩子回家,还要忙着做晚饭,教小孩,长年累月,酷暑严寒,刮风下雨,她都坚持着。平时,所长回家后,总是会告诉大嫂今天又破了什么大案,什么评比得了第一名等等,她记不清具体的数字,但每当看到他因为工作而焦虑时也不免揪心,看到他因工作顺利、取得好成绩时得意得像个孩子,她也甜蜜在心。  

  辛勤的付出总有收获,他俩在生活中恩恩爱爱,在工作中共同进步。大嫂的工作十分出色,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是家常便饭,所长也没有让大嫂失望,他的敬业和才干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几乎年年得嘉奖和表彰。所长明白,在那一本本的荣誉证书、一张张的奖状里面,都有大嫂的一份心血、一半功劳。那个年代,警力严重不足,亚尼派出所多年来连所长在内只有两三名民警,大家工作和生活都是在派出所,那是真正的“以所为家”。因人少便也没有派出所集体食堂,所长家有厨房,民警和联防队员平时就去乡政府食堂搭伙。每逢节日或所长家来客人时,必定是民警和联防队员们改善伙食的好机会,大嫂总会贡献出她养的鸡、鸭、蔬菜等热情款待客人、民警及联防队员。县公安局的民警来办案或村公所的治保主任来汇报工作等情况,如果人少的话,大嫂总会说别去饭店花冤枉钱了,然后就风风火火地在自家厨房办起了伙食,客人们比去饭店喝得更畅快。晚上,所长和民警们去搞清查或办案晚归,大嫂就会煮面条给民警们作夜宵。但从来没见过所长报销一分自家办伙食的费用。民警和治保主任们家里有好吃的,也会往大嫂的厨房里捎一些,这绝对和“巴结”二字沾不上边。  

  原亚尼派出所 

  年轻民警和联防队员们的“粗枝大条”,使派出所院子的卫生在大嫂眼里成了“问题”,勤劳奋进的她养成了早起的习惯,等民警们起床,院子已被大嫂打扫得干干净净,公用热水壶里已装满了开水。派出所有一间供客人住宿的接待室,室内卫生靠民警来搞也变得“不太靠谱”,这任务又落到了大嫂的肩上,派出所也从来没付过她一分工钱。民警和联防队员到了取媳妇的年龄,因害羞等原因还没有女朋友的,大嫂就会想方设法为他们牵线搭桥,经她介绍先后有几对年青人终成眷属,大家都很感激她这个红娘。这位普通的警嫂始终站在丈夫的背后,全力支持丈夫特殊而又危险的工作,任劳任怨,自强不息,甘于默默奉献,把派出所当成了自己的家,像母亲一样关心民警和联防队员的生活,义务承担派出所的后勤工作,深得民警和联防队员们的赞誉。她无论有多少的孤单、委屈和无奈,都依然保持微笑,那种苦与乐是别人无法理解与分享的。后来,大嫂随所长调到县城工作,送别大嫂那天,民警和联防队员们眼里都含着热泪,大家都为大嫂一家能调到县城工作而高兴,同时又包含着几多的不舍。 

  

  现在大嫂一家人依然和睦、幸福,衷心感谢大嫂一家为公安事业作出的默默奉献,祝愿所有公安家属平安、幸福、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