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公安局东城派出所社区中队民警马忠明,男,47岁,中共党员,1991年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楚雄市中大街、树苴、新村派出所任民警、所长,2006年至今在东城派出所社区中队工作。
东城派出所社区民警 马忠明
他28年来扎根基层、恪尽职守
用默默的坚守与付出
成就平凡岗位的繁华
成为群众生活的贴心人,百姓平安的守护人
社区的“守护人”
百姓的“贴心人”
马警官责任区内的学桥街社区,地处楚雄市中心地区,辖区面积0.96平方公里,暂住人口1184人、商业网点562家,人口5012户,11410人,是一个集街道居民、单位、个体工商户、城中村为一体的城市混合型社区,人员密集,商业网点众多,治安状况复杂。
在楚雄市繁华的中大街、学桥街等处的各大商铺走走,随处可以看到马警官这位“社区贴心人”亲自下发的警民联系卡,卡片上有着他的照片和联系电话.
工作中,他总是带着真心下社区、带着诚意访民情、带着问题排民忧,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不折不扣地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真心诚意服务群众,成为群众生活的“贴心人”。
2018年6月,马警官在楚雄市原五大公司开展日常安全检查时,发现院中有一排瓦木结构的小平房因年久失修,长期无人居住,屋顶和窗户已塌陷破烂,更为严重的是有两名疑似精神病人的流浪乞讨人员在里面居住,他们在屋内生火煮饭,有时还用石头击打过路的人,打砸停放路边的机动车辆,给附近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附近居民对此颇有怨言。
为杜绝隐患,马警官立即会同学桥街社区工作人员,在民政部门的协助下,将两名疑似精神病人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送到楚雄市富民神康医院进行医疗救治,维护了附近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杜绝了安全隐患,得到了单位和居民认可和赞赏。
清查隐患保民生
安全教育守平安
马警官一直认为跟群众打交道,处理解决好“张家长、李家短”的邻里琐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是一个社区民警的职责,而清查社区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安全教育警示工作,则反映了一名社区民警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他时常深入辖区各行业场所开展安全检查,指导大家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他经常把“防火,防盗,防抢,防诈骗”等安全防范知识及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向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宣传,切实增强群众法治意识,防范意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能力。
一段时间来, 辖区内和瑞祥大型综合农贸市场时常发生买菜群众手机、钱包等物被盗案件,给群众的财物带来了损失。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他及时与该市场管理处研究防范措施,组织和瑞祥经营户共80余人召开安全防范会议。同时,借力楚雄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对楚雄市和瑞祥农贸市场提出了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的整改要求,协助和瑞祥农贸市场对监控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现市场内部安装45个监控探头。
同时在大门口及市场醒目位置安置了警方提示牌,增加了“红袖套”义务巡逻队,基本扭转了和瑞祥农贸市场占道经营、卫生脏乱、侵财案件高发的势头。
创建于1932的楚雄一中,是一等一级省属重点中学,全校现有教职工及在校学生达3000余人。为确保全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2014年东城派出所与校方协调沟通后在楚雄一中成立了全州第一个以优秀社区民警命名的“马忠明警务室”,警务室成立密切了警校联系,形成了公安、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防范联动机制,成为了学校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化解矛盾排民忧
和谐共处一家人
在基层工作多年,他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的纠纷调解,这些纠纷不仅有治安纠纷,更包括种类繁多的民事纠纷,如果处理不及时,不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邻里间的团结,更会形成不稳定因素。
“群众有困难来找我,说明他们对我很信任,做好纠纷调解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案件的发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马警官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多年来,在马警官调解的1000多起纠纷中,他都会深挖问题根源,主动为民排忧解难,力图更加圆满的解决问题,防止矛盾升级,使社区能更和谐稳定。
从警28年来,马警官始终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用真心换真情,用心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勇做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宣传者、传承者和发展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他身上,体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社区民警保平安”的职业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