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好学,快速成长为“行家里手”
杜绍选,男,1965年8月生,二级警督警衔,弥渡县公安局密祉派出所民警。1998年,杜绍选同志从教育部门调入弥渡县公安局,分配到密祉派出所工作至今。21年来,他始终坚守初心,扎根基层一线,无私奉献,守护一方平安,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内涵。
用双脚“丈量”辖区平安
2004年,杜绍选同志的工作重点调整到责任区管理。他清楚要做好治安管理工作,就要熟悉社情民意,只有“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十多年来,杜绍选同志靠自己的两条腿走遍了密祉的山山水水,无论是机关、站所、学校、行业场所,还是村组,都留下了他的脚印,辖区的群众都记住了他的面孔,无论儿童还是老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杜”。在2006年至2007年的“二代证”换发工作中,杜绍选同志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深入辖区发动群众办证,并配合户籍民警开展办理身份证业务。他每天从早忙到晚,经过不到一年的艰辛努力,辖区的“二代证”办证率达80%,名列全局第一。2012年,他完成办理“二代证”600多张,为孤寡残人群上门送证200多张。2017年,他清理排查出无户口人员38 人,帮助解决落户30人,办理居民身份证1214张、出生落户207人、迁移落户41人、变更80人、调整户成员关系217人、注销户口176人、恢复户口5人。2017年,他整理户籍档案384卷1504件。
带领群防群治力量,守候辖区平安
派出所事多人少,做好治安管理工作,必须依靠辖区人民群众。2004年6月,密祉辖区高发入室盗窃案件,盗贼疯狂盗窃群众家中的粮食。杜绍选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进村入户开展调查走访,并发动群众共同做好治安防范工作。7月14日,一名群众向杜绍选反映,在他们村发现一辆拖拉机,车上有四名陌生男子,行迹十分可疑。杜绍选叮嘱务必盯死可疑拖拉机,并迅速向所领导汇报了情况。所领导随即组织民警,分组设卡查缉。次日凌晨3时许,杜绍选与其他民警在密祉大寺街将该可疑车辆查获,成功堵获嫌疑人用于运输粮食的一辆被盗拖拉机及拖拉机上的被盗粮食,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经审查,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0余件。2007年7月,杜绍选同志下乡工作中了解到刘某某等人到密祉做野生菌、松果生意中有敲诈勒索嫌疑。经深入工作,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等人,破获敲诈勒索、故意伤害、盗窃等类刑事案件20余件。此似情况不甚枚举,杜绍选同志深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同做好辖区的治安管理工作。每到收种两季,杜绍选同志就把村组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组织起来,带领他们开展治安巡逻,排查治安隐患,调解邻里纠纷,宣传安全防范常识,有效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共同守候辖区平安。
情系群众,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在进村入户走访中,杜绍选同志对困难群众总是及时伸出双手,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帮助。李某是辖区的一名刑释人员,回家后因没有技术和特长,一直闲居在家中,对生活失去希望,情绪低落,借酒消愁度日。杜绍选同志多次上门与他交心谈心,边疏导劝解李某重树生活信心,边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帮助。不久,李某筹集到了部分资金,做起了小生意,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他多次对群众说到:“是杜警官帮我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要不然不知道现在自己会是什么样子”。2012年11月,杜绍选同志到辖区八士村走访,发现外出打工的村民李某某的两个儿子无户口,两个孩子已到入学年龄,因没有户口上不了学。杜绍选多方奔走,最终帮两个孩子上了户口,圆了他们的上学梦。
杜绍选同志的努力和付出,受到了民警职工、当地党委政府和辖区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2001年他被县公安局表彰为先进工作者;2002年他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2003年他被县公安局表彰为先进工作者;2008年他被县公安局记嘉奖一次;2010年他被县公安局记嘉奖一次;2010年他被州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8年3月连续三年公务员考核优秀等级获记三等功一次。
杜绍选刚到密祉派出所工作时,未接触过电脑,在公安信息化运用方面是典型的“门外汉”。当时,不少老同志认为现代科技运用是年轻人的事,与自己无关,但杜绍选同志清醒的认识到,公安工作离不开电脑,不会操作电脑就不能胜任公安工作。他从打字开始,苦练电脑操作技能,不断熟悉和探索户籍管理业务,在短期内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从办公软件下载安装到信息采集、录入、传输都能轻松驾驭。在户籍管理工作中,杜绍选同志摸索和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工作办法,成了派出所民警学习的榜样,其他派出所的户籍民警遇到困难时,总喜欢向杜绍选同志咨询。他总是以交流探讨的方式耐心给年轻民警解答,并说这种交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能从中学到不少新东西,既帮助了别人,也提高了自身业务。在考核抽查时,他对辖区的户口信息、人员变动情况等不用查阅台账也能准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