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法官制服,身型微胖,头发花白,笑容和蔼憨厚,这是49岁的张庆法官给人的第一感觉。
张庆1990年从部队退役分配到麻栗坡县人民法院工作至今,他始终把各族群众的利益扛在肩上,兢兢业业办好每一起纠纷,将公平正义带到少数民族杂居的边远山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2018年的一个冬天,八布乡某村的瑶族王大娘颤颤巍巍地走进了张庆所在的办公室。王大娘年近八旬,膝下有五个子女,一年前王大爷去世后,几个子女因为家庭矛盾争吵推诿,都不愿意承担王大娘的赡养义务。张庆一边耐心倾听王大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一边让书记员把这些事实理由记入笔录。由于王大娘的几个子女不在同一个地方居住,案件受理后,张庆连续奔波几天,分别前往王大娘每一个子女家中送达了应诉通知等诉讼材料,要求他们在指定的时间到法庭共同协商处理。预定的调解时间到了,可是王大娘的几个子女均未现身法庭。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身患感冒的张法官再一次驱车出发,冒着严寒到每一个被告家中耐心劝解。王大娘的几个子女被张庆的真诚所感动,终于在法庭上团聚了。经过几个小时的调解协商,五个子女同意轮流赡养王大娘,案件最终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还有一次,在张庆的带领下,麻栗坡法院家事审判团来到了位于中越边境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这一天,是张庆就地开庭审理孙某和许某夫妇离婚纠纷一案的日子。两年前许某不幸遭遇了一场车祸,撞坏了一条腿,落下了残疾,行走不便。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减轻当事人诉累,张庆决定到其家中就地开庭审理此案。孙某平静的陈述着自两年前被告遭遇车祸致残后,对生活失去信心,整天酗酒、赌博,对家庭不负责,不善待老人、孩子,不断伤害夫妻感情,现已无法再继续共同生活的事实。被告许某一直沉默不语,暗自垂泪。
看到这一细节,张庆考虑到许某家中七旬体弱年迈的老人,七岁活泼可爱的孩子及许某一条腿残疾后,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如果草率判决离婚,许某在今后的生活中将一蹶不振,生活定会陷入困境。为此,张庆没有就案办案,而是耐心细致地做起了双方和好的调解工作,并动员家族人员疏导当事人的心理情绪。
经过近两个多小时不厌其烦,细致周到的说服和劝导,原告孙某被张庆耐心和真诚的工作态度所打动,最终同意接受了调解和好的意见,决定不离婚,并在调解笔录上签字按印。被告许某闻听孙某不与其离婚的言语后,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顿时感动的泪流满面,并当庭向孙某认了错,表态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痛改前非,树立起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挑起家庭的重担,夫妻齐心协力一起照顾好老人和孩子,把生活搞好。
这样事例不胜枚举,张庆经常和工作人员奔走于各个乡镇,翻过座座大山、越过淙淙小溪,深入田间地头,奔走村野巷陌,将法庭搬到村民身边,大山深处总有他忙碌的身影,一次又一次用心地为老百姓送去司法服务,把党的温暖和法律的公正带给各族人民,换回了多少个家庭的岁月静好和一方百姓的安宁。(秦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