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扎根边陲佤乡的“尸语者”
发布时间:2019-08-15  

扎根边陲佤乡的“尸语者”

——临沧沧源自治县公安局法医许昆丽

法医是一个神秘而艰辛的职业,与尸体打交道,为受害人伸冤,“死亡与血腥暴力”让生性如水的女性敬而远之。所以在这个队伍里,女法医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而在沧源自治县公安局,许昆丽就是女法医队伍中的一员。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专业,这个看似柔弱,从小倍受父母疼爱的城市女孩,谁也没有想到,当她踏上阿佤山的土地那一刻起,就注定她将用自己的平凡,守护一方水土的安宁。

初入警营,“初生”法医崭露头角

2009年2月的一天,也就是许昆丽正式成为沧源自治县公安局法医的第三个月,刑侦大队接到报案,一名男子因自己的父亲酒后行为过激将其殴打致死。这名死者平日就爱喝酒,且酒后经常“惹事”,招来村民及家人的怨恨,他的儿子将其打死后被大家视为为村里除了一害,所以就一直没有人报案,其家人将死者悄悄安葬了。后来,村干部得知情况后才报了案。刑侦民警调赶往查时,死者儿子称其的确殴打过父亲,但并未将其打死。此时尸体的勘验成了破案的关键,而尸体已经安葬,开馆验尸势在必行。看着新法医是个小姑娘,才来工作第一天,领导及战友们都有了顾虑,怕她不适应,或是无力应对。在这关键时刻,许昆丽主动请缨,揽下了开棺验尸的任务。卷裹着尸体的竹席一打开尸臭扑面而来,众人避而远之,而许昆丽并没有退缩半步,初涉战场,没有手忙脚乱,更多的是沉稳细致,仿佛战线上的老兵,让领导及战友们消除了顾虑。不负众望,许昆丽寻找到了关键证据,击破了嫌疑人的谎言。在铁证面前,犯罪嫌疑人最终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为侦破此案找到了突破口。

不顾安危,边陲一线险象环生

临沧沧源县地处云南省西南边陲,地形复杂,高山峡谷相伴分布,大部分乡镇、村寨交通条件较差,再加上本地佤族的风俗习惯,尸体的检验基本都“就地完成”,想在“舒适”的解剖室内操作基本不可能。由于本县殡仪馆尚未启用,在有疑难案件时也无法冰冻尸体。没有好的设备与工作条件,面对腐烂变质、蛆蚁丛生的恶臭尸体,许昆丽仍然细致、耐心、严谨的做好每一项检验。2018年9月,辖区班棚老寨公对叠山上发现一具尸体,许昆丽与同事驱车1小时后又继续步行爬山2个多小时到达现场。山路太险太陡,许昆丽体力不支中途要求休息了几次,同事们看着觉得心疼,纷纷伸出援手,前面的用木棍拉、后面用手推,殊不知她今天拖后腿的真正原因是生理期的不适。同事们都是男士,女人家的事怎么好说出口,再看看同事们爬山也耗去很多体力,又要拿设备,还要分心照顾她,她内心涌出了些许愧疚,咬咬牙继续向前方驶去。到达现场时天色已昏暗,许昆丽在天黑前抓紧做了尸表检验,发现尸体为近日所接报的一名失踪人员,由于等家属确认死者身份时间较长,返程时天已经黑透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现在面临问题更多的不是体力而是危险的环境,虽说陡峭的山坡、湿滑的路面对常出现场的她来说已司空见惯,可每一次踏足仍需一步一个脚印缓慢移动,稍有不慎就是危险,面对血腥、恶臭的死尸均能镇定自若的许昆丽这一刻慌了,她也只是个寻常女子,有牵挂,有顾虑,她瘦弱的肩膀为了梦想为了责任承载着太多常人所不能及,可不断涌现出的困难早已让她甩掉女子的娇弱,长期的坚持伴随的是磨灭不了的意志和与日俱增的坚韧。

满腔热情,倾心助力让爱回家

2018年11月,临沧沧源县宝贝回家志愿者找到了许昆丽,称一名叫“艾娜思”女子的联系到她们要求寻家。经了解得知,“艾娜思”15年前被拐卖,因当时年纪小且语言不通,不能回忆起自己是哪里人,现在重获自由,想找家人。经许昆丽与志愿者们的多方努力后,在沧源找到了疑似家庭,并通过DNA成功比对确定了亲缘关系,2019年2月,“艾娜思”在沧源警方与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回到了沧源并找到家人。同年5月,一名叫“鲍桂英”的女子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的陪同下也找到了许昆丽,她有着与艾娜思一样的经历,早年被拐已记不起家人信息。许昆丽不厌其烦的询问着“鲍桂英”对家的点滴回忆,通过她的记忆找线索,一遍遍在人员系统中查找。皇天不负有心人,许昆丽在多次尝试后,终于寻到部分线索,并按图索骥,在社区民警的协助下找到了疑似家庭,通过DNA比对确认了亲缘关系。亲眼目睹被拐女子与家人团聚时的幸福,许昆丽会心一笑,期间来的奔波及劳累终归有了回报,她始终在为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迈好每一步。

舍家为民,亲情亏欠无力弥补

从事法医事业对于许昆丽而言,最大的困难并不是脏、不是臭、不是恐惧、不是气力,而是家庭的牵绊。干法医这行10余年,一个充满活力青春的小姑娘已经结婚生子成为一名光荣的母亲。2013年,许昆丽与同样扎根边疆的边防武警丈夫结婚组建家庭,2014年生下了可爱的女儿。女儿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但因为爸爸妈妈工作性质的原因,孩子从小就只能被动学会独立、学会理解。刚休完产假还在哺乳期的许昆丽,就下乡勘察强奸案现场,辖区发生一起强奸案引发群众不满,嫌疑人已被群众殴打损伤,在这激化的情绪下,只能由一名女法医前去对双方进行身体检查。孩子在家饿得哭睡着了又醒来,可自己的妈妈还是没回家。2016年9月的一晚,许昆丽下乡堪验尸体,在外执行任务的老公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过来却无人接听。尸检结束后,拨通丈夫的电话才知道女儿在家发高烧,爷爷奶奶不知道怎么处理,而爸爸妈妈却都在外执行任务……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次又一次。每每出堪完现场,许昆丽总要抽空偷偷对着电话不停安抚,因为有个小朋友想妈妈了;每每深夜2、3点才回家,院子里总会有一户人家灯亮着,因为有个小朋友在等妈妈。妈妈每次出发总是说走就走,而每次回家却总是左等右等,但女儿却从不会拉着妈妈不给走,因为她知道这是妈妈的工作,因为她知道,即使拉了妈妈还是会走。作为一名母亲,许昆丽心中永远抹不去的是对孩子的亏欠之情。

因为工作地是远离昆明800公里的小县城,再加上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回趟家实属不易,更不可能奢望在旁尽孝父母了。2018年初,辛苦了一辈子的父亲患肾衰竭入院,做为女儿的她心疼父亲,但却抽不出过多的空回家陪伴父亲。同年10月,父亲离世,两地的远距离让许昆丽终没能及时赶回见父亲最后一面,对于父亲的愧疚,她只能永远埋藏于心。

一路走来,许昆丽克服重重困难,一次次为案件的成功破获提供线索,为战友逐一攻破难题提供强大助力。一路走来,她一如既往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青春、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对公安工作的忠诚和热爱。沧源佤乡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很多年法医岗位招录都是空缺,在许昆丽参加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全县只有2名法医。很多人奇怪,城市里走出来的女孩,又是名牌大学科班出身,完全有可以从事别的工作更好的选择,为什么甘愿来到这穷乡僻壤从事又苦又累的法医工作呢呢?她总说:“青春是短暂的,只有尽情燃烧才无愧于灿烂的人生”,也正如所言,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朴实的本色,在她的心中,她对她的选择无怨无悔,她就像一朵在边陲的别样铿锵玫瑰,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