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群众满意是“最美”
发布时间:2019-07-26  责任编辑:符晓

  7月21日,云南保山边境管理支队滇滩边境派出所社区民警刘凯经过层层筛选,成功当选2019年度第五届“最美腾冲人”。这既是对社区民警刘凯认真工作、真心为民的肯定与褒奖,也是对保山边境管理支队全体民警莫大的鼓舞与激励。 

  今年以来,保山边境管理支队以创建“枫桥式优秀边境派出所”为契机,通过抓“边境管理、综合治理、创新管理、为民服务、队伍建设、基层基础”等工作,努力实现“走前列、树标杆、创一流”目标,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派出所工作好坏的标准,积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新内涵。 

  纠纷联调:做到矛盾纠纷“不上交” 

  “自从‘乡镇—派出所—社区—村民小组’四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机制启动以来,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大大上升,反弹率明显下降……”7月22日,在上半年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总结推进会上,腾冲市猴桥镇东村社区总支书梁兆拥感慨地说道。 

  为切实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全面构建边境和谐社会,保山边境管理支队以滇滩边境派出所为试点,认真总结梳理近年来“民警村官、为民服务、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宣传服务、社区戒毒康复、农家书屋科普教育、打击违法犯罪”等社区工作成效,创新推出“刘凯社区工作七字诀”“刘凯化解矛盾纠纷六字法”和“刘凯警务室”等创新社会管理的经典案例,凸显贯彻落实“新枫桥经验”的措施做法。 

  通过工作实践,基层民警工作更加务实,警民关系更加密切,为创新社会管理,打造“枫桥式”优秀边境派出所积累了宝贵经验。今年以来,共聘请社会监督员46名,召开警民“恳谈会”34次,民警述职28次,“金点子”征集会12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1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22起。 

  群防群治:确保辖区平安“不出事” 

  “刘警官,这几天有3个外地人一直在咱们村附近活动,形迹十分可疑!”“是猴桥派出所吗?我们在开展边境巡逻的时候,发现几个人从小路入境,请你们来看一下……”支队积极探索建立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提高了边境管控水平。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该支队坚持“情报信息引领警务”的理念,密切联系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积极推动“中心警务室”实体化建设,着力打造“4+15”警务模式,努力实现辖区矛盾纠纷调处得当、接处警迅速高效、抵边警务室作用发挥明显、警政警民关系更加密切的目标,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架起了一座警民“连心桥”。 

  创新举措:实现为民服务“不缺位” 

  “以前到派出所办事,要来回跑好几趟,自从‘最多跑一次’服务措施出台以后,我们一次就能把事情办好了!”腾冲市滇滩镇河西村村民蔡生旺激动地说。 

  通过多方整合资源,支队在便民服务中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掌上服务”和“一站式服务”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各种事项,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取得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100%”的好成绩。 

  今年以来,共办理二代身份证15000余份、出入境通行证6200余本,为群众做好事88件,解决实际困难7个,提供上门服务3600余人次,发布便民提示信息850余条。 

  法治固边:探索依法治边“新经验” 

  “自从听了普法宣传讲座以后,我们明白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同时也知道了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支队根据群众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讲座,群众的法律素养得到提高。 

  自从“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启动以来,支队主动与市委政法委、公安机关、司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交流,建立法治宣传协作机制,积极探索依法管边治边新经验、新做法,初步形成了法治宣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来,举办4期全员学法视频讲座,支队各级召开工作联席会27次,开展“法律宣传进校园”活动38次,张贴海报5000余张,发放宣传单45000余份,悬挂条幅70余条,走访涉边企业、机关单位100余家次、辖区边民2000余人次。开展“心系边境、服务群众”法律咨询服务23场次、现场解答800余人。举办“扫黑除恶”及国家移民管理局“两个规定”知识竞赛6场次,群众主动提供线索破获案件数较去年同比上升12.3%。 

  在步入国家移民管理事业的崭新征程上,云南保山边境管理支队全体民警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秉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事业的高度负责、对群众的真切情谊,挺立脊梁,戍守边疆,为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积极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