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今天,我入额了
发布时间:2019-07-24  责任编辑:符晓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

  2016年11月13日,庄严的国徽下,鲜艳的红旗前,铿锵有力的誓言……一切犹在眼前。这是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举行的首批入额法官宣誓仪式。这一刻,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时刻,是干警们接受挑战与考验的重要时刻,更是我们青年一代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的重要时刻。

  法官,这个神圣的名词,承载着无数人的法治梦想,承载着他们对职业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光荣与梦想,往往伴随着汗水和艰辛。

  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受案数量的持续增长,员额法官每天都处在超负荷运转之中,“白加黑”“五加二”的模式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随着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法院及法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员额法官带来了新的考验。在面对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时,有人会感到迷茫和困惑……但他们说,与其纠结于职业困惑,不如花心思在法院里成长,成长后的年轻法律人,迟早都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近日,根据云南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投票表决结果,拟建议320名人选为员额法官。其中,西山区人民法院有10名年轻人,新晋为员额法官。法官梦,法治梦,中国梦,坚定心中的理想,他们逐梦前行。法治的江边烟水迷离,他们愿意架起一叶小舟,翩然远行,风浪中求索。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西山法院新晋员额法官小传

  

 

  杜竹馨,女,汉族,1992年10月出生,毕业于中南大学,本科学历,共青团员,2013年12月进入西山法院工作,法律工作年限5年。

  启蒙:“制服诱惑”

  杜竹馨自小就很喜欢看TVB的律政剧,里面法官的形象在她心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金色卷曲发套、七分黑色长袍、正襟危坐在法桌前的法官形象对杜竹馨有致命的吸引力。这套制服带来的威严感和正义感,就像灯光下的钻石一样璀璨夺目,令人心生向往,桌上那个小小的法槌,“砰”的一锤定音,就能判定是非对错。

  提到这些剧里的角色形象,杜竹馨的眼里闪着光,略微兴奋却小幅度地比划着,她说这些法官既“权威”又充满“智慧”。或许就是这样自带光芒的法官形象,无形中在杜竹馨的心里播了种,萌了芽儿。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杜竹馨在父母列出的几个志愿选项中,定了法学。

  

 

  初探:误解和成长

  被骗了!!! 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杜竹馨也逃脱不过这条“定律”,如愿进入中南大学法学专业学习之后,杜竹馨带着实践专业知识的念头和对法院的向往,去到了长沙的中级人民法院实习。

  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她的状态从开始的兴奋转变成了失落。因为她发现,现实版法院的法官不会像电视剧里的那样戴着金色假发套,平时穿制服,只有开庭时才穿法袍,而且当时自己被安排到了立案庭二审做案件录入的工作,每天“机械化”的录入操作让她感觉到枯燥和无奈,根本接触不到核心业务。这让她有些挫败,但好在法官的高大形象是一直屹立不倒的。

  

 

  成长:找到了真的我

  2013年毕业之后,杜竹馨进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工作,进入原快速执行中心工作。基于工作的性质,杜竹馨需要具体到当事人,在事无巨细的工作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这些感受远比电视剧里的空虚形象来得更真实和快乐。

  2015年她成为了李红朴法官的助理,耳濡目染,她在李法官的身上学到了坚带病坚持的不屈精神,学到了对当事人的耐心温情。工作期间,杜竹馨一直学以致用,在工作中收获经验和技能,又结合生活努力夯实条例知识,提升案件工作技巧,做到条例的精准运用,熟练运用,努力解决以往法律条文掌握不全面的情况。毕竟黑色法袍是法官的一个标签,但实际上居中裁判、纷止争才是法官的本质。

  

 

  进阶:朝着好的方向走

  杜竹馨说,她以往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喜欢脱离人群坐在角落,这样的她觉得自己好像没办法扛起很多工作。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经常要跟其他人接触,她慢慢挣脱内向的负面枷锁,解决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是被逼出来的!”她开玩笑说。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提升了她的自信心,坚定了她的法律信念,促使她更好的投入工作,也不断的深化着她的思想和认知。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启动司法责任制等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了首批员额法官选任工作,拉开了综合改革。去年底,云南省各级人民法院根据《云南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章程》、《云南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法官检察官遴选工作办法(试行)》《2018年云南省法官补选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开展了增补员额法官遴选工作。杜竹馨作为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第三批员额法官补选人员拟通过遴选,目前正在等候正式任命。

  

 

  未来:努力办好案,不办错案

  “我不是一个有大规划的人。”杜竹馨笑着说。努力做好当下事,积极夯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就是杜竹馨当前奋斗的目标。成为法官,让她既期待又倍感压力。“任重道远”是杜竹馨最深的感慨,她觉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于她自身而言,“努力办好案,不办错案”是成为员额法官后对自己的长期要求,成为一名员额法官既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也能使自己审判工作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成为员额法官是事业的第一步,今后自己要向着优秀审判法官学习,使自己在成长道路上,也成为一名优秀的员额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