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今年88岁了,他是一位有着42年警龄的退休老公安。每天上午他雷打不动的阅读人民公安报、玉溪日报,吃午饭的时候津津乐道和儿孙讲述当年破案的经历,闲暇之余看看自己心爱的“宝贝”,这就是爷爷简单而又充实的退休生活。宝贝?是的,爷爷有三件“宝贝”,而且每一件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爷爷的第一件“宝贝”是一套自己编写的公安破案书籍。
书籍收录了60多起发生在玉溪市的重大案件,这是爷爷退休后根据参与侦破的部分刑事案件整理编写的,既有案例分析也有经验教训。说到书籍的整理和收集,爷爷付出心血的比想象的要多,因为腰部疼痛不能久坐,一个硬沙发,一张半米高的小桌子,两个放资料的小板凳组成了他的写作台,因为时间跨度40多年,往往回忆、还原一个案件就需要在档案室查阅好几天后再一笔一划的写在纸上,时间久了老花镜架不住了,眼睛也罢工了,稍微起点风就要流泪。爷爷却坚持了下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700多页48万字的书籍印刷出版,分发到一线业务民警的手中。
打开书籍扉页,印有爷爷的一段话:“我热爱公安,酷爱刑侦工作,实现了我一辈子干公安的愿望,虽然退休了,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只要生命不息,就要为社会做贡献,舍不得把我认为有用的东西带走,意在给后人参考借鉴。”爷爷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再后来爷爷也力所能及的参与一些案件分析,为破案提供帮助,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彰显着退休老党员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本色。
爷爷的第二件“宝贝”是一张老照片。
照片上有一排普通的小平房,平房的前面是一块简易的篮球场,照片拍摄的地点就在爷爷的老家——龙潭村,一个位于建水县偏远地区的小山村,那一排小平房就是20年前爷爷奶奶用省吃俭用下来的7万块钱修建的希望小学,学校的建成给小山村带来了新希望,改变了孩子们要步行几十公里到其他村完小寄读,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坚持到小学毕业的历史。2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大山,上高中读大学,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世代耕种的命运。爷爷用他的方式默默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去学有所成后,又返回家乡参与建设,带领家乡共同富裕,我想,这就对爷爷付出最好的回应。
爷爷的第三件“宝贝”就是我,不!不只是我,还有和我一样的80后,90后年轻警察。
爷爷老了,我们长大了,爷爷老一辈们对公安事业的梦想全部都寄托在我们的身上。作为年轻的交通警察,我们面对的是人多、车多、路堵的“新形势”;回应的是群众快速办理、一站办理、异地办理的“新期待”;落实的是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工作的“新要求”。有人说我们交通警察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只要让群众出行再顺畅些、办理车管业务再便捷些、处理交通事故再高效些,我们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新时代,创新的是为民服务的方式,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真心!我想,脚踏实地立足岗位成为一名有担当、有作为的年轻警察就是对爷爷谆谆教诲最响亮的回答。
现在我懂了,爷爷的三件“宝贝”是一个人民警察对公安事业的忠诚,是一个中国公民对实现中国梦不变的初心。爷爷的宝贝也是我们追寻的宝贝!你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安保集结号已经吹响,血液中对党忠诚的基因已经沸腾,这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召唤我们,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关于爷爷,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愿他再慢些变老……再慢些变老,因为,爷爷也是我、我们的“宝贝”。(故事讲述者:玉溪市公安交警支队民警 飞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