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抉择
发布时间:2019-07-22  责任编辑:符晓

  

 

  最近还在上大学的表弟问我,说他毕业后也想当一名警察,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警察英姿飒爽、一身正气,是他从小就向往的职业。但是看到我和我老公,又觉得其实警察挺累的,生活不规律,节假日基本不休息,加班值班更是家常便饭,不如考一个普通公务员。所以他很纠结,问我怎么看。 

  我特别欣慰,因为他在思考,有判断,想抉择,并且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毕竟人如果不思考,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为什么要当警察?这是他给我的问题,也是我给自己的命题。 

  我大学学的是税务专业,毕业后,想着报考一个财税单位的公务员,但那一年,财税单位并没有招录计划,而公安却招很多人。就这样,从来没想过当警察的我,报考了公安,成了一名大多人眼中,穿制服的,帅气的人民警察。 

  所以,如果刚入警的时候,你问我,为什么当警察,答案很简单,也很俗,就是看起来体面,最重要的是有口饭吃。 

  工作了几年以后,有次同学聚会,老师问我为什么入警。 

  我没有讲梦想,也没有讲信仰,我讲了一个故事。 

  2012年10月,在我从警的第二年。 

  

 

  一起杀人碎尸案让原本平静的华宁县城被流言和恐慌所笼罩。经过侦查,民警成功锁定嫌疑人并将其抓获,但由于受害人尸体被肢解并被丢弃到多个垃圾桶,且案发时间长,那些垃圾早已被全部转运到了垃圾场,这给收集证据带来了极大困难,找不到尸体,就无法定罪!就在案件陷入僵局时,办案民警杨水森主动请缨,带领同事们在臭气熏天、苍蝇乱飞、污水横流的垃圾堆中开始了地毯式的搜索,大的垃圾用锄头铲开,再用镰刀一层层扒开,遇到塑料袋裹起来的,还要用手打开来过滤,一点点翻找类似骨头的碎片。高温加速了垃圾的腐烂,即使戴着口罩,腐臭还是让人忍不住作呕,但水哥他们却丝毫不敢懈怠,白天顶着烈日找,晚上戴着头灯翻。几百吨的垃圾啊,可他们就连剩饭剩菜里的骨头也没有放过……幸运的是,在连续奋战了7天100多个小时后,他们终于从一袋腐肉中找到了三小块带骨头的尸体碎片,在成功提取DNA后凭借着这关键证据将犯罪嫌疑人定罪。 

  事后,有一次跟水哥聊天,我说能在那么多垃圾中找到几块骨头,有点不可思议。他说:“没什么不可思议的,对受害者和家属来说,这案子是天大的事,别说几百吨垃圾,就是几千吨我们也得去找啊,只有把案子破了,给受害者和家属讨了公道,我的心里啊才踏实。再说,凶手抓到了,老百姓才能安心生活,我们当警察不就为了这个嘛。” 

  水哥说的轻描淡写,我却听得格外认真。 

  当时我脑海闪过一个词叫正义凛然,有股正气支撑的人大概都是这样威风凛凛百毒不侵的吧! 

 

  

 

 

  我觉得我可能做不了像他这样的人,但是我愿意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并且努力去成为这样的人。因为我觉得这才是正能量的世界,才是我们都需要的世界。 

  所以我愿意当一名警察,并且矢志不渝。 

  我跟表弟说,没有亲历过公安工作,就不能凭空建立起对这份职业的感情。要加入一个队伍,就要了解一个队伍的过去,看清一个队伍的未来。只有知道从哪里来、身在何处,才能知道去往何方。 

  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1.4万余名民警辅警因公牺牲,警察是和平年代流血最多、牺牲最大的群体。70年来,他们用坚守换来社会的安宁,用生命谱写对祖国的忠诚,用奉献守护着新中国平安的复兴路。 

  这几年,我们也见证了很多事儿。 

  所有人都看得到“改革强警”、“科技兴警”; 

  所有人都看得到“清网行动”、“缉枪治爆”; 

  所有人都看得到“扫黑除恶”,看得到“深化放管服”…… 

  这些新目标、新思想、新作为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常态,越来越与时俱进,越来越贴近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我想,这就是趋势,更是我们未来荣光的起点,激励着我在新的时代,在这条距离光荣和意义最近的职业道路上,不断奋进,永不停歇。(故事讲述者:华宁县公安局 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