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警务前移,为您守护365个日夜
发布时间:2019-07-18  责任编辑:符晓

  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青华派出所成立三年来,创新城市警务工作方式,做到警务前移、服务前移、宣传前移,重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作用发挥,建成了“青华义警”“青华管家”“舞林大妈”等三支维稳队伍,发展、丰富了“枫桥经验”,提升了新时代基层治理能力,辖区内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共治善治新格局,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

  

  

  

  

  隆阳区是保山市府所在地,是保山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隆阳公安分局青华派出所所辖青华街道是保山现代化大城市6个街道之一,于2016年7月4日挂牌成立,面积13平方公里,划分为15个城市社区,目前建成10个社区、81个居民小组,是保山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建设最集中的区域,人口流动最频繁、人员成分最复杂、社会转型期矛盾最凸显的区域。

  

  

  

  “青华义警”

  

  在探索、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中,青华派出所推动警务前移,着力提升接处警效能。各社区和客运站等重点场所设警务室,全天候驻点值班,履行与派出所相同的职责。各警务室各种装备齐全,各小区外围及内部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购置无人机用于高空巡察及治安、消防隐患排查等工作。

  

  

  针对群众提出的服务事务、申请申诉、监督投诉、意见建议等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受理,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将办结情况以短信回复、电话回访、见面告知等形式通知当事人,最大程度地为群众着想,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针对“人少事多”的实际,青华派出所与保安公司协作联动,将各小区的保安人员纳入巡防力量,起名“青华义警”。经培训后,由各警务室民警带领“义警”们在重要节点、重点路段开展巡逻;截至目前,已经培训了200名保安,成为青华派出所重要的巡逻力量。

  “青华管家”

  

  为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升群众满意度,青华派出所做到服务前移,在各社区建起“家门口的办证窗口”,落实让“一枚印章管到底”,为群众办理所有户籍业务。仅红花社区一个社区的窗口就为群众办理身份证等业务4488次。为方便外地人员购买车票,青华派出所保山客运站警务室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常年为未带身份证的人员办理临时户籍证明。警务室民警始终将处理群众矛盾纠纷作为基本任务,当群众发生矛盾纠纷时,民警第一时间参与调解处理;青华派出所在红花社区还建起了“艾大妈调解室”,为辖区群众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

  

  青华派出所针对辖区有60家私人宾馆、数十家烧烤店,将这些业主组织起来,用微信群将大家联系起来,起名“青华管家”,组织一支群防群治维稳队伍。每个季度组织他们开一次会,向他们宣传讲解政策,开展业务培训,请他们收集信息,协助查处一般治安案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冲突消除在萌芽状态。

  “舞林大妈”

  

  为筑牢前沿安防阵地,青华派出所做到宣传前移。号召居民手机上安装关注隆阳警务App,让居民了解警务信息;大力推广运用“一部手机办事通”“隆阳公安网上服务大厅”,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组织社区民警出任群主,建立起若干个“楼群”,“将支部建在楼层上”,把治安动态、安全防范技能、民警提示等信息发到群里,大家也可以把社情民意及时反馈到群上,一有矛头隐患就及时组织解决。

  

  青华街道户籍人口近2.9万人,但常住居民超过5万人,他们基本都是新时代“一夜之间由农民变成了市民”。每当傍晚,大爹大妈们就集中到活动场所跳广场舞。仅派出所附近的四方社区、红花社区、打渔社区就有30多支舞蹈队每天超过1000人跳广场舞。于是派出所将这些大妈们组织起来,起名“舞林大妈”,让她们宣传防火防盗、禁毒防艾、防事故除隐患、防治电信诈骗等知识,让他们能发现隐患疏导情绪,参与化解矛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舞林大妈”们还写了一首歌,编排了成舞蹈,助推扫黑除恶工作的开展。

  

  青华派出所推行警务、服务、宣传三项工作前移的做法,是全所民警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公安工作会议精神,践行、推广“枫桥经验”的一项具体举措,不仅更好的服务了群众,密切了警民关系,而且大胆作为,主动践行人民为中心思想理念,推动基层治理,让辖区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形成共治善治的良好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