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代人,同样头顶警徽,一身藏青蓝,一起坚守,一起见证,在万家灯火中守着长路,在日夜坚守中秉持信念,无论平凡或崇高,无论琐碎或艰巨,他们一如既往坚持着……
我的理想就是——不当警察
我的爸爸是一名交通警察,穿上警服的他帅气极了,爸爸什么都好,就是太忙了。很多时候他的办公桌就是我的写字桌,我在一旁写作业,他在一旁工作。
我的爸爸非常严厉,对我要求很高,要得到他的表扬真是太难了,不过他对工作却十分认真,加班是常事,每次答应我的美食大餐、答应我的游乐园、答应我的旅行总是一推再推。
我的爷爷也是交警,可我的爷爷对我却非常好,买零食,玩游戏,很多爸爸的同事问我,你是不是以后要继承你家的传统,当一名警察呀?不,我才不当警察呢,我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医生,为什么不当警察呢?因为太累啦。
这是汤燕的儿子汤炳寅的作文《我的爸爸》。今年32岁的汤燕是曲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教育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负责内勤的他虽说不在事故现场处理事故,也不在执勤一线指挥交通,也不在窗口办理交管业务,但内勤的琐事也不少,报表、考核、通知、方案、材料……每天看似差不多其实又不相同,他说:“因为工作关系,陪伴孩子的时光很少,孩子有自己的理想,没关系,开心最重要。”
长大后 我就成了您
汤燕说:“我的父亲是一名公安警察,二十多年前还是学生的我,和父亲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抬头看见父亲帽子上的警徽,在太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飒爽的制服把父亲的身影显得高大威武,心里又羡慕又自豪,每当别人问起我的理想,我总是毫不犹豫地说:当警察。
或许是父亲的原因,或许是那闪耀的警徽,高考填报志愿,我毫不犹豫地填下警官学院,踏进校门的那一刻,我离理想更近了一步。
毕业后,我来到曲靖市公安局功昭高速交巡警大队,成了一名普通交警,高速路上执勤、处理事故、指挥交通……几年下来,谈不上精通,但也能独挡一面,近10年的基层工作时光,难忘的除了一年一度的铲冰除雪,除了深夜里围炉取暖,除了执勤点热气腾腾的烧洋芋,还有一起站岗巡逻执勤的“兄弟”。
“虽说现在是机关民警,但这些基层工作经历,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小聚,一起聊聊当年某个雪夜的出警故事,某个兄弟身上的笑话把柄,看着曾经的青葱少年一个个结婚生子,感慨还是很多的。”汤燕说到。
(汤燕向市民宣传扫黑除恶知识)
您 ,一直是我的榜样 曾经 现在 将来
汤燕的父亲汤海明是会泽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名老交警,在交管战线工作已有27个年头,在儿子汤燕的眼中,父亲是坚强、执着的代名词,据汤燕回忆,父亲刚从部队转业来到交警大队,工作不熟悉的他常常到办公室加班学习,持续了很长时间,那时刚上小学的他不是很理解,认为父亲不爱自己。家中兄妹两人,父亲也是区别对待,对自己总是很严格,很少得到父亲的表扬,而对待妹妹,父亲却像换了个人,宽容,宠溺。
(学生时代的汤燕和他的父亲)
直到参加工作后,才知道父亲对待工作的那份执着,成了无助时、仿徨时最坚实的力量,特别是有了孩子,当了父亲,不知不觉中踏上了父亲曾经走过的足迹,才发现原来在心底,父亲早已活成了心中一座伟岸的山峰,无法撼动。
上阵父子兵
虽说父子两在一个警营,但一起站岗执勤的机会却寥寥无几,唯一的一次是4年前的事了。2014年8月,昭通鲁甸发生地震,已经53岁的汤海明和几名年纪相当的同事主动请缨,一起赶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保通工作,就这样,他被安排到迤车高速公到中寨岔纸厂乡路口执勤。
在功昭交巡警大队三中队的汤燕也在抗震救灾线上指挥疏导交通,他从来没想过父亲会在一线执勤,直到两天后,在迤车路段路口,他模糊中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像极了自己的父亲,走近一看,果然是父亲,汤燕回忆说,当时父亲只是说了句,坚持住,救援通道一定要守好,不要怕苦怕累,小子,好好干!小汤看了下老汤说:“老爸,放心吧,您注意点身体!”然后继续奔赴各自的岗位。
(2014年8月汤海明在通往灾区的道路上执勤)
转身后的汤燕回头再次看了一眼守在路口的父亲,这个曾经高大的身影不知不觉间已经佝偻了,此时的汤燕,泪水已在眼里打转……
还有几年汤海明即将走下工作岗位,汤燕说:“长大后的自己和父亲已经过了亲昵的时光,但儿子汤炳寅和父亲的关系却出奇的好,父亲说,等退休后,带着孙子到处走走逛逛,一起看看外面的风景。”
“爸爸,这么多年虽然我从来表达我的感情,但我知道,您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榜样,您的执着、坚守一直照亮着我前行的路,今天我想对您说声:爸爸,您辛苦了,我爱您!”这是汤燕的父亲节问候,也是这么多年一直想对父亲说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