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一位禁毒猎人守候着的地老天荒
发布时间:2019-06-26  责任编辑:符晓

时间太宽,指缝太瘦。匆然之间,季节已飘远而逝,又到了雁过回首的日子。

曾以为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刀光剑影,那些或伤悲或惊悚,或绝望或悲愤的脸庞会慢慢淡忘,能渐渐走出自己的生命。只是,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那些弥久尘封的记忆会渐渐地清晰起来,原来它宛若一根刺一般,一直扎在自己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有时以为它不在了,但不经意间就会让你痛得死去活来......

很难想象,这种细腻的情感竟来自云县禁毒警务站郑兴浩这位禁毒猎人的真切感受,他说他和同事们固守着属于他们的天荒地老,就如同坚守着自己最后的疼爱,固执而倔强,无怨无悔,如南来北往的列车,进进出出,来来去去,洒向天涯,吟唱着悲怆的情歌。

当爱已成伤,忠孝相互对撞时

每每回忆,郑兴浩总是泪流满面。2013年,母亲重病,他没有顾得上端饭送汤尽孝,母亲就匆匆离去;2015年,患前列腺癌的父亲被病痛折磨致死,他还是没能在生前到床前侍候、尽孝,剩下的只是无尽的懊恼与悔恨。

看着老人生病到走的村民,有的开始背地里指着他的脊梁说他是不孝子,甚至有村民一度在教育子女时用他做反面典型。面对这所有的怨言、指责,郑兴浩只是笑笑,不过那凄凉的笑容背后,没有人知道他内心深处的忧伤与寂寥,他离不开云县禁毒警务站,那里是他战斗的地方,也是他的真正意义上的家,那里有着他的兄弟姐妹,6名民警,41名辅警,扼守着临沧北上昆明的最后一道毒品防线,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场,各种看见、看不见的硝烟在弥漫,手榴弹、枪支、飞车逃窜、追捕,堪比好莱坞大片情节时不时在演绎,他,郑兴浩,作为这个警务站的实际指挥者怎能为了自己的私事而任同事、兄弟姐妹独自承受危险。为这,有人说他傻,说他铁石心肠,可是,那黑夜里熠熠生辉的眼神里没有人能读懂,也没有人真正懂得,那种固守着一方城垣背后的灼痛与感伤。

当死神来临,是直面还是逃避

2015年8月12日天津大爆炸,一条“逆行的人最美丽”的新闻瞬间刷爆微信朋友圈,红遍大江南北。而网友们不知,在禁毒战线上,这样的逆行每天都在继续,中国的禁毒猎人们,更是将这种“逆行”演绎到了极致,只是很多故事不足为外人道而已。

“敢于赴死的人最英雄!”这是所有缉毒猎人的不二宣言,更是所有禁毒猎人的真实写照。说到赴死,郑兴浩说,生命的宝贵任何人都知道,没有人会奢侈到挥霍自己的生命,他同样怕死,只是,与同事相比,自己经验更丰富些,安全能更保证一些;与年轻的辅警们相比,自己活的时间更长一些,就算是真的有那样一天,死了,和辅警相比保障也要多一些。这朴实的戳心窝的话一度让听者垂泪,也成了云县警务站这支队伍传、帮、带的精神支柱,成为一次又一次缴毒战的胜利根本。

命运的交叉点,是直行还是拐弯

长长的祥临路,永远不停歇的车流,检查、守候、设伏、出击,是每天不停变换的旋律,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如何。

在云县禁毒警务站,郑兴浩和他的同事不止一次地在心底深处问过自己,是直行,继续守候到地老天荒?还是拐弯,去从事另外相对安全的警务工作?说真的,不心动是假话,可是每一次改变的机会来临,他,他们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

“这里的情况我们熟,这项警务我们已经习惯了......”

是的,这里的情况他们熟,这里的沟沟坎坎,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洒下了他们的青春还有汗水,他们在这里面笑过、哭过,为那些解不开的情绪,那些来自心底最深处的忧伤,只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所有的一切都会老去,也终将老去,而那些属于他们的故事却趟过了岁月的河流,融入了血液,在与时光的对望中,嫣然了笑容,流泪了感动,经年走过,偶尔驻足、回望,却依然心存流连,无怨无悔。(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