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许多的魔术表演,也为魔术师的精湛技艺而叫绝,但定神静思,终归明白,再厉害的魔术,也如阳光下的泡沫,虽是徇烂多彩,却是一点就破。然而这位能把一群人变成一个人的“魔术师”,他没有道具、没有舞台,有的只是每天的现场直播,他的“魔力”在于他可以把一群触犯了法律的人变成一个个遵规守纪、踏实改造的服刑人员。他就是云南省临沧监狱六监区新犯分监区分监区长杨正林。
杨正林,出生于1979年10月,今年39岁,1999年毕业于云南省司法警官学校,8月分配到爱华监狱基建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至今日工作已快二十个年头。二十年来,他经历了狱外工程劳作向农业生产劳作的转变、农业单位向工业单位的转变、粗放型经验型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唯一没有转变的是他的警察本色。冬去春来,他始终践行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狱外劳动精神、践行着临沧监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优良传统、践行着入警时那份铮铮誓言;寒来暑往,他的工作热情不减、工作标准不降,时刻用一名老警察老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和感染身边的人。他的付出得到了群众的好评、组织的认可,曾获记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工会会员,自2018年2月调入入监集训监区以来,在监狱组织的队列指挥比赛中多次获奖。
作为“魔术师”他把不可能变成了有可能
杨正林说:“新犯分监区是监管改造的第一站,是服刑人员改造第一关,这一关过不好,直接影响下一关的改造质量。要把一群服刑人员变成一个服刑人员,我们所指的便不是物理上的变化,也不是化学上的反应。而是要把一群犯了不同罪行、不同刑期、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特质等多种不同条件且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服刑人员,在两个月内训练成为队列前进步调一致,内务卫生整齐整洁,同时具备服刑改造的身份意识,令行禁止的服从意识,言行有度的规范意识、遵规守纪的法治意识,学会正确处理与警察、同改的人际关系,尽快适应改造环境的服刑人员”。杨正林同志接着说,“服刑人员刚入监时,大都会存有闲懒散慢,垂头丧气之像,但经过我们分监区的严格管理,加之监狱‘五大改造’的综合施力,服刑人员从入监到分流下队,从气质上,精神面貌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而且,这些在第一站就经过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服刑人员,分流下队后,违纪率都比较低,改造成绩也不差”。听着他这样的表述,没有在过新犯分监区的我打心里不相信,认为短短两个月要把一群服刑人员训练成为他所描绘的样子有点自戴高帽,吹牛嫌疑较大。但当我走进新犯分监区训练场,看到服刑人员横竖成线的队列,前进立定的一致,蹲下站立的整齐,再回想近期分流下队的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内务卫生表现都很不错,我不得不相信杨正林同志的话。
作为“魔术师”他苦练本领吃得苦中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六监区监区长罗伟同志说:“杨正林同志对自己要求很严,也很能吃苦。为了更好的训练新犯,使自己的动作做到位,发挥以身示范,以身引导、以身激励、以身感染服刑人员的作用,他对自己训练的动作一练再练,他常常是走路的时候在练,回到家就对着镜子练,觉得还不满意,他就一边练习一边让妻子把自身的练习拍成视频,然后一遍遍播放视频,寻找到自生不足加以修正”。掌握动作要领,做到无差错后,杨正林同志就在训练场上以严肃规范的动作指导训练服刑人员。“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齐步走、起步跑、正步走;注意摆臂、注意排面,”这就是他的工作日常。口令很简单,但要重复多次,来回跟着跑动,保证简单口令不出错就不简单,一天、一月、一季、一年坚持做并做得好就更不简单。和他聊天时,杨正林同志总是说:“我很简单很平凡,和大多数的警察一样”。接着他又说“要说不一样,他们都说就我这顶警帽与众不同,从深蓝变成了淡红”。他脱下帽子示意,并不断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其实,我们都知道警帽变红,大多都是在烈日底下暴晒形成的,不用说,他的这顶“红帽”一定就是他长期在烈日底下工作留下的“红色印记”,这样的苦一般人定会难以下咽。
作为“魔术师”他常常出其不意高招频出
由于改造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改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对服刑人员的训练效果进行考察,不让个别服刑人员成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本着改造一个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的责任担当,杨正林同志决定不再采取小组考核的方式转而采取单人考核模式。单人考核,一个一个来,动作到不到位,行不行,能不能过关,一眼就可以见分晓。“采取这种“严”的测评方式,虽然用时较长,考核的警官会比较累,但“严”的举措,无疑是下好了“强化监规纪律,净化改造环境”的“先手棋”,为“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奠了基。现在新犯分监区已经把这种测评定成了制度,每个星期五都要对训练的罪犯进行各方面测评,已形成常态。对多次测评不过关的罪犯,新犯分监区又成立“强化学习班”,确保每名服刑人员人人过关,帮助他们走好改造第一步。
面对“刺头”,杨正林同志也常有锦囊妙计。服刑人员于某自入监以来,改造思想极为消极,总感觉自己的腰疼,但经过医院检查该犯无病理症状。杨正林同志分析,该犯可能存在怕吃苦想逃避改造的心理,针对该犯情况,杨正林同志在把理讲透,把法讲明的前提下,强制对该犯加训一个月,后该犯认识错误,改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作为“魔术师”他摇身又变新警学习的“杨教头”
2017年以来,临沧监狱招录的新警察,除了在特警队接受训练之外,都必须要到六监区进行跟班学习,并要在新犯分监区接受警察基本功的考核。这个时候,来学习的新警都会向杨正林同志问这问那,从他身上取走服刑人员队列指挥、管理方法等真经秘籍,杨正林同志往往也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指导,对不到要领之处,手把手的教,对于新警要学的必须要掌握的他始终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时间一长,大家都会被杨正林严肃严格规范的人格所感染,新警们都亲切的叫他为“杨教头”。
杨正林皮肤黝黑,个子不高,但他对自己要求高、在服刑人员那里威望高,在领导、同事那里评价高。当他又再次起身走向新犯训练场时,看着他的背影,我忽然觉得他就是一座桥,为服刑人员架起了一条弃恶从善、敬畏法律、做守法公民的改造路。(方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