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人民法院“民事速裁团队”是一支以娘子军为主力军的民事审判队伍,自2016年组建以来,该团队以人为本、以法为纲、以和为贵,遵循简便、快捷、便民和注重调解原则,提高诉讼效率,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受到诉讼群众好评,成为维护民众利益的法律保护伞。
六库镇赖茂村村民钱某去年10月给被告罗某从事铺面的门面装修,双方约定装修费共12500元,装修过程中罗某分两次支付给钱某6000元钱,但剩余的6500元被告以未与业主结清款项为由一直不予支付。
接案后,速裁团就及时联系到罗某,因罗某身在外地,纠纷案值又不大,速裁团就在钱某同意下采用微信视频的方式对双方进行调解。罗某承诺在规定时期内一次性支付余款。事后,当事人钱某对调解结果感到很满意。
去年8月,六库镇赖茂村绿英堂组的王春等43户村民对保山市合美咖啡产业有限公司提起诉讼,要求支付2015年至2017年的咖啡树管理费。受理案件后,速裁团队及时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双方争议并不大,但因案件涉及面广,如果没有处理好的话会进一步恶化双方的关系,甚至有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
市法院立案庭庭长、民事速裁团成员李佳梅说:“通过入户调查,我们发现双方争议并不大,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的话会进一步恶化双方的关系,于是合议庭就多次找双方调查,听取双方的意见,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长期互利共赢的合作方案,因为这个方案符合双方的实际情况,所以大家都比较赞成。”
经过多次的调解,纠纷双方同意了速裁团队提出的方案,村民们纷纷撤诉,公司也及时支付了拖欠的管理费。速裁团的调解成功避免了事件的进一步恶化。
“满意,说句实话,法官的调解相当好,你们的调解结果也是我们的心愿。”事后,当事人王春对法官说。
近年来,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市人民法院受理的各种案件数量也是直线上升。为了适应新形势,院里抽调了2名业务能力强的入额法官带着自己的团队组成民事速裁团队,专门对比较简单的民事诉讼案件进行审理。别的案子从受理到审理需要40天、甚至几个月,而采用速裁的方式结案时间就大大缩短了。
市法院副院长、民事速裁团队队长常琳表示,用市法院这个速裁团队的庭前调解模式,或者司法确认模式,就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处理完毕,特别是司法确认模式,它的整个流程就只用十多天。
“去年的一个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子就是他们开展司法合作的成功例子。出于保护伤害妇女的原因,速裁团特事特办,仅仅一天就结了案。”常琳说。
速裁团成立后,还对办案方式进行了改革,创造性地和司法、公安、交警以及妇联等部门进行合作,有效地提高了办案效率。现在速裁团队几乎承担了全院三分之二以上的案件。2017年其他的法官办案数大约只有60件时,速裁团队的法官办案数超过150件。2018年速裁团队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民事速裁团队的每个法官办案数都超过200件,而且结案率非常高,基本上每个人的结案率都在95%以上。(泸水全媒体记者 段国春 姚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