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北京女孩的戍边梦
发布时间:2019-03-12  责任编辑:符晓

  

  “您好,请出示您的证件,接收边防检查!”执勤现场,陶鑫如每天不知与多少过往旅客重复这样的话,陶鑫如笑靥如花、站得笔直。

  陶鑫如记不清从警以来自己在木康检查过多少人、车辆多少辆了。而就在三年前,她还在北京过着大都市的生活。 

  2015年,陶鑫如考上了北京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那一年,她毅然选择携笔从戎。从大都市到滇西南,从象牙塔到彩云边关,那一年,她刚满18岁。

  经过新兵连3个月的集训,陶鑫如分配到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缉毒先锋站”荣誉称号的木康边境检查站。在木康,她擅长舞蹈,歌声甜美,总能给战友们带来欢笑,被战友亲切的称之为“文青女孩”;在木康,她学知识、学军事、学查缉技能,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演奏着北京女孩的戍边梦想,学习室内、训练场上、缉毒一线见证着她追梦的足迹。

  

  木康边境检查站地处中缅边境德宏至保山的双坡垭口,毗邻世界毒源地金三角,主要的任务是对进出德宏边境管理区的人员、车辆及货物进行边防检查,自1978年组建以来先后缴获各类毒品10.1吨,被誉为“中国缉毒第一站”。

  在这个英雄的集体里,也有一群同她一样的追梦人,她们同男同志一样每天都要从数以千计的人员、车辆和货物中寻找蛛丝马迹,日弯腰上百次,检查过往人员、车辆上千次,曾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有边才有国,有国才有家,边关总要有人守,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国爱家”,2018年,站在改革浪潮前,她有过迷惘、徘徊和纠结,有过回家的念想,陶鑫如说,边关给我奋斗追梦的力量,木康给了我成长的动力与激情,我要留下来,留在木康,做共和国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让青春多些颜色。

  

  如今,刚刚21岁的她脸上稚气未脱,内心却不再迷惘,从军人到警察,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让她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她常常说身份变了,初心不改。

  角色变了,任务没变,陶鑫如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她虚心向战友讨教查缉本领,记在日记中,用在站位上。她还常说,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让学习成为一种动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每天查车、验证、搬货、敬礼、弯腰上百次……她从未抱怨过这里环境的艰苦,只是想对远在北京的父母说声:边关很好,女儿已长大,请您们放心!

  

  面对未来,她充满自信,我要在木康同战友们、姐妹们接续战斗,追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