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联兴,1962年8月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先后在临沧县凤翔镇、邦东乡、县司法局等单位工作,曾任凤翔镇团委书记、邦东乡党委副书记、临沧县普法办专职副主任等职,现任临沧市区司法局法治宣传股股长。自1996年10月到临沧县(今临翔区)司法局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普法工作,先后经历了“三五”普法到如今的“七五”普法,22年的历程谱写了临沧佤乡人的普法情结。他始终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他的付出一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当地党委政府的认可,自1999年以来,17次在县区年度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公务员,2008年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评为“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2013年被表彰为临翔区第三届劳动模范,2018年5月被国家禁毒办表彰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等。
——普治并举,服务中心工作
1996年从事普法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化普法教育,坚持普法工作与处理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在参与处理群众集体上访、强制保障重点工程建设、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取缔非法煤矿等工作中,总是扑到最前线,第一时间把政策法规宣传到最前沿。2008年,取缔非法煤矿是临翔区最为头疼的工作,为配合好区上的这项老大难工作,切实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涉及私挖滥采的小老板和周边群众认知法律、认知私挖滥采煤矿的安全隐患等严重后果,及时编写收集相关法规材料,带领股室干警张爱华同志连夜利用简陋的录音设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录音制作,通过普法宣传车的广播到章驮乡邦卖村、菜花坝村、博尚镇完贤村、完海村、户有村等地进行播放宣传,真正落实政策在前、宣传告知在先,使非法小煤窑主动配合炸封私挖煤窑。既然法治宣传打头阵,头阵就有风险。就在同一年的初夏一天,在博尚镇的完贤村开展取缔非法小煤窑政策法规宣传过程中,当宣传车开进矿区播放政策法规广播录音,正在清场准备炸毁小煤窑之时, 30多辆非法运输煤矿拖拉机先后开进矿区,把出入矿区的唯一通道死死的堵住,10多辆工作车辆50多工作队员被全部围困,为了尽早解除围困,避免发生冲突,带队领导果断决策,决定临时取消炸毁煤窑工作,通过反复对煤矿主、煤矿工人及部分拖拉机车主进行政策法规讲解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取得周边群众和拖拉机车主的信任,通过近3个小时磋商,有效疏散了围观群众、劝离了所有围堵拖拉机,全部工作车辆和人员得以安全撤离矿区。后来,工作队择日对该矿区进行了依法取缔炸毁。
——以“法律六进”服务新农村建设
从“三五”普法以来,杨联兴在漫长的普法道路上始终围绕服务稳定、服务发展,针对各类重点人群的普法教育制定了不同方案,在普法手段和形式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切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进行普教引领,先后建立了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制度,同时建立了机关法治学习资料信息平台,坚持开展每年一次的学法用法考试制度,并建立了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个人学法档案。先后编印机关干部年度学法教材15期10万多份,组织集中学法考试近1000场次, 2018年组织了全区178个部门单位7606人参加全省统一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网络在线学法考试。
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着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积极性,整合区级各部门的法律宣传资源,搭建法制宣传平台,把实行依法治理,建设法治社会贯穿于广大人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全过程。为切实把法律知识送到基层、送到农村,从2000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进全区个乡镇、街道开展普法活动。法治宣传设备经历了盒式卡带录音机、录像机、CD机、VCD机、DVD机、广播宣传车、多媒体投影仪等。组织相关部门利用乡村集市街天开展全天式播放农村实用法律法规、发放各类法律手册等资料,根据季节性开展订单式送法服务,“三五”普法以来共参与组织深入基层集镇开展法治宣传250多场次,到乡镇开展乡村普法骨干、法律明白人培训65多场次;自2009年开始,积极参与市、县(区)人大牵头开展的每年一次新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服务活动,先后随从服务团到各县区部分中小学、企业、村组开展法治教育培训45场次,受训人数达15000多人次。同时,认真参与组织利用展出展版、宣传挂图、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的“法治宣传一条街”宣传活动。
——用学校阵地,推进小手牵大手普法
普法从娃娃抓起,既是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又是让他们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的需要。多年来,认真带领他的这支普法团队扎实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坚持发挥学校第一课堂、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的作用,引导区内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把法治课列为学生必修课,做到“四有"(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禁毒防艾、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治宣传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2001年,杨联兴在凤翔街道的文华完小开讲了第一次校园法治课,这样一讲就不可收拾,之后的每年都有大量中小学生邀请到各个校园上公开法治课,中小学的开学季总有他的身影流动在临翔区的各个校园,到处都能听到他讲述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后来,到学校上法治课已经从学校邀请到主动服务,上门联系授课,有时为了不打乱学校白天正常的课程计划,就利用晚上自习时间开展集中授课。近15年来,他先后到市、县区120所大、中、小学校上法治课350多场次,受教育师生、家长超过10万人次,他已被学校师生亲切的称为“杨老师”。为了从生硬的纸质讲稿转变为多媒体讲解,47岁的他开始接触电脑、学做幻灯片制作、视频采编,为用身边更多的事教育身边更多的人,他经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多次独自一人扛着摄像机进出当地看守所、拘留所、法庭等场所采访录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录视频,亲身感受他们幼小心灵中发出的忏悔,最终,“杨老师”把这种亲身感受用生动的画面和语言传递给了成千上万的师生、家长。
总之,20多年来杨联兴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对于成绩他永不自满,对于困难他永不服输、对于工作他永不放松,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每一天,迎接即将到来的每一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