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何坤权:阳光调解守护滇池湖畔
发布时间:2019-02-25  责任编辑:符晓

  

  以情动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这是当事人给何坤权的评价;专业、严谨、耐心、真诚,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昆明市呈贡区司法局乌龙司法所代所长、乌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何坤权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春风化雨的方法,合理合情地裁断了一桩桩纠纷,充分展现了一名基层调解员的精神风貌和担当精神。

  2017年7月,乌龙司法所被评为“省级规范司法所”,乌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何坤权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十佳人民调解员”。

  情系民生 根植滇池湖畔

  2015年,何坤权从部队转业后主动申请到基层工作,从此扎根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的人民调解员工作岗位上。乌龙社区辖9个社区,其中3个城市社区是市委市政府干部驻居地,6个原始村(社区)地处滇池湖畔城乡接合部,常住人口多,外来人口多,少数民族群众多,矛盾纠纷多。

  到司法所后,每次调解工作例会,何坤权一开口就是了解各社区矛盾纠纷情况,对收集的情况反复排查研判,确保纠纷有人管、有结果。“化解矛盾中,要始终把为群众排忧解难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为群众解忧。”何坤权说。

  2018年以来,何坤权会同辖区街道、派出所解决了“三岔口冷库农民工讨薪上访”“七彩云南工地农民工集体讨薪上访”等重大纠纷,2年里,他调处案件106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8%,真正做到“零上访、零投诉”。

  扑身动迁 保障滇池治理

  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滇池治理被提上日程,辖区6个原始村社区均被纳入搬迁和城镇化改造,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018年7月,乌龙社区搬迁项目启动,何坤权带领社区法律服务员在搬迁指挥部搭设临时调解室,配合街道搬迁工作组开展老房屋面积复核、协议审核、搬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选房、分房等法律服务工作,处理各种涉法问题,积极解决涉迁群众法律咨询200人次。

  历时3个月的突击调解中,何坤权和同事们解决了因征地拆迁引发的房产权属、老人赡养、婚姻家庭矛盾纠纷58件,突出解决了“唐氏5兄弟”“张氏兄弟”“刘氏叔侄”“郭氏夫妻”房产权属纷争等重大纠纷案件。

  “面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我们要坚持严格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力争给每名当事人一个公正公平的说法和交代。”何坤权说。

  勤奋好学 宣讲团忙普法

  2014年,何坤权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国家法律职业从业资格证和云南省司法厅颁发的法律援助律师证。为做一名优秀的调解员,他又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入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工作之余,何坤权还加入了普法宣讲团,就《宪法》《民法总则》、扫黑除恶等涉法课题真情宣讲。“宣讲要针对不同人群制作符合不同人群认知的精美PPT课件,大家都喜欢听我讲课。”何坤权说。

  何坤权先后到“百名党员进党校”现场、区发改局、移动公司、云南特殊教育学院、吴家营社区等机关、企业、学校、社区进行普法宣讲,2年来进行普法宣讲26场次。(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