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几天,曲靖市马龙区人民法院的辛国祥,在办公途中勇救落水少年的事迹传遍十里八乡,受到当地群众赞扬。
“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辛老师,你穿的制服怎么湿漉漉的?”“没事,刚才让你们久等了。”这是西南政法大学部分师生和匆忙赶到曲靖高铁站的曲靖市马龙区人民法院干警辛国祥间的对话。
7月15日,为迎接乘坐高铁到单位实习的学生,辛国祥驾驶法院警车前往曲靖高铁站。
12时许,辛国祥到达高铁站附近。他正接电话时,有一名小女孩气喘吁吁地跑到他的车旁,向他求救。
小女孩过于惊恐已经表达不清,但辛国祥还是在她凌乱的叙述中听懂了“落水”“救人”的字眼。辛国当即下车,快步奔到沾益西河河边,只见激流中隐隐约约有一个孩子的头在沉浮。来不及思考,辛国祥便纵身跳进河里,游到孩子身边拉住孩子后,奋力将其托起并游向岸边。
孩子被救上岸后,辛国祥当即为孩子控水、进行人工呼吸。见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等民警、救护车到达现场后,辛国祥便默默离开,赶往高铁站。
原来,7月15日11时许,居住在曲靖市沾益区龙华街道龙华社区的小翟姐弟3人和表弟小王吃过午饭后一起到河边玩。除求救的小翟没有下水外,3个男孩均到路桥下的河里戏水。
因当时水流较急和河中杂草较多,3个孩子先后跌落水中。在附近钓鱼的朱先生救起靠岸边的一个孩子,辛国祥跳入水中救起一个孩子。经事后确认,其中年龄最小也是最先落水的孩子不幸溺亡。
“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我和那个孩子有缘。”说起7月15日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名一事,辛国祥笑了笑说道。
爱岗敬业的“辛老兵”
“组织的安排就是我的选择”“以服从为天职!”2000年从部队转业到马龙区人民法院的辛国祥成为一名工勤人员。为尽快熟悉工作,辛国祥白天听从单位安排送取文件,接待当事人,和法官一道进村串寨,晚上恶补法律知识。他还通过自学取得本科学历。
每次驾车外出,辛国祥都会带一本书,只要有空,他就认真阅读,在同事中便有了“书呆子”的外号。
一次,辛国祥和民事审判庭法官进村去处理一起婚姻家庭案件。开庭时,法官问被告是否同意离婚,被告只是点了点头。当问到是否有子女及财产的问题时,双方都哽咽地回答“没有了。”
“这个案子有蹊跷。”休庭空隙,旁听的辛国祥拦住准备在庭审笔录上签字的当事人,建议法官利用休庭时间了解一下情况。
经休庭了解,承办法官得知二人夫妻关系一直很好,离婚缘起女方为多做点农活,把熟睡的孩子留在家里,谁知家中不幸发生火灾,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不幸遇难,男方一时想不通就到法庭递交离婚诉状。找到症结,辛国祥配合承办法官给男方做思想工作。
夜幕快降临时,一直沉默的男方终于说了一句:“谢谢法官,我们回去再想想!”第二天,男方主动到法院撤回诉讼,决定跟妻子好好过日子。
2010年6月25日,马龙县城遭遇洪灾。面对被洪水淹没的法院办公区和住宿区,辛国祥首先想到的是一楼立案庭的卷宗材料和住在一楼的同事,他毫不犹豫迈进淹过胸口的洪水中,将立案庭的卷宗柜一个个转移到二楼安全的地方。
邻居口中的“活雷锋”
得知辛国祥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名,他的同事冯虹霞说:“对于辛国祥这样的行为,大家不会感到意外。”他给同事和邻居的印象就是个热心肠的人,经常会主动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辛国祥和年轻干警一道进村扶贫,热心参加单位组织的志愿公益活动,连续义务献血长达15年,累计献血量达8000毫升。
马龙区人民法院法警大队的沈祥聪回忆说,一次,一名罗姓老人到法院反映问题,辛国祥见老人满脸灰尘,便主动打来一盆热水给老人洗脸,到吃饭时间他又给老人买来饭菜递到老人手上。
同事李业辉说,一次,辛国祥居住的小区停水,他的邻居家的老人由于年岁大没办法到远处拉水。辛国祥知道后,主动开车拉水送给老人直到来水为止。
挂钩马鸣乡挪地村委会一年半的时间里,辛国祥始终把群众当成亲人对待。他发现苍蒲田村小组连茶叶、杯子、热水器都没有,二话不说便自掏腰包为村小组购买了生活用品。
“小辛是我的恩人。”83岁的张爷爷因生活习惯,常年居住在窑洞不肯搬走。为避免老人在雨季发生意外,辛国祥主动上门帮老人做农活、拉家常,终于劝老人搬出窑洞。一天,老人在家中不小心引发火灾,正在入户走访的辛国祥闻讯后马上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救火,及时扑灭了大火。
由于在扶贫工作中成绩显著,辛国祥被曲靖市马龙区马鸣乡授予2018年度“优秀公务员”。
辛国祥因见义勇为,曲靖市马龙区人民法院决定授予其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院干警向辛国祥学习。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为辛国祥记个人三等功。(吴怡 区鸿雁 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