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国境线上的“阿咖梭警官”
发布时间:2019-08-14  

  如同绿色屏障能够为生态系统提供最好的保护一样,扎根于祖国国(边)境一线的大量基层民警,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树立了一道前沿安全屏障,为出境、入境的人民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和延伸保护。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秦万坤就是组成这道安全屏障的一分子,也是自觉自愿融入涉外群体之中的一名热心警察。

  他觉得工作单位离国门如此之近。每天早晨打开办公室的窗户,就能看到7公里外的章凤口岸,再远处就是邻国缅甸雷基市的连绵青山。2005年至2006年他曾被抽调到中国章凤—缅甸八莫公路指挥部,在这片青山上,在中、缅、缅民地武之间协调关系,维护中方援建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他觉得自己挺幸运的。2012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有机会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参加公安部老缅泰语干部培训。2013年和2014年参加公安部援助缅甸警用物资交接仪式、到云南警官学院缅甸高级警官培训班、贵州警官学院缅甸内政部警员安全培训班承担缅语翻译任务。2015年至今,他多次被临时抽调协助省内省外同行调查涉外案件。

  他为自己拟定的座右铭是“懂拼搏,知感恩;行胜于言,德高于利。”

  互动拉近距离 外籍人员的“亲戚”

  德宏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是中缅经济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缅籍劳务人员数量最多的区域。陇川县共有19万常住人口,外籍人员就达1万多人。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和语言交流的障碍,大多数外籍人员难以融入当地。此外,受文化水平不高、法律观念淡薄的影响,遇问题时不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缅籍人员在陇川县境内违法犯罪时有发生,给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为了改变沟通交流难的困境,提升境外人员管理效能,2018年11月,陇川县公安局推出“陇川外管阿咖梭警官Agasow”微信公众号,能说一口流利缅语的秦万坤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阿咖梭警官”的代言人。“阿咖梭”是他的中文名字的缅甸音译,意思是朗朗乾坤,寓意天下太平。作为该公众号的主编,秦万坤公布了个人手机号码,将社交媒体与外管业务有机融合,利用微信使用宽泛、信息灵敏的长处,随时向缅籍人员推送中缅文对照的法律法规解读,并提供办证咨询服务。通过全天候24小时电话、短信、语音服务,接受缅籍人员咨询求助,开展意见建议互动。

  

  接地气的互动,拉近了与管理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缅甸青工阿貌想带患病的妻子返回缅甸就医,到边境口岸时发现手上的钱不够支付包车费,便给秦万坤打电话借钱。秦万坤告诉阿貌将手机递给客车驾驶员,随即询问了驾驶员的微信号,然后发微信红包替阿貌付清了所需车费。缅甸人尼龙被别人用石块打伤了头顶,他请旁人打电话向秦万坤求助,获得及时救治。许多缅甸人将民警秦万坤称为“边境线上的中国亲戚”。

  

  2019年4月16日,秦万坤收到名为777koko的用户发来一组右手食指断裂及手腕受伤等血腥图片,称有缅籍工友在陇川县境内务工受伤情况。随后,报请领导同意,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走访调查。经了解,2019年4月1日10时左右,陇川县城子镇美森木业有限公司的缅籍工人玛肯肯温在工作期间被木条刨光机意外切断右手食指,划伤手腕。中方雇主詹某某于当日带伤者前往陇川县医院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就草草把伤者带回公司,之后每天仅带到城子镇医院进行输液换药。直至4月5日,玛肯肯温伤口恶化,疼痛难忍,与她一同务工的父亲立刻将她送到陇川县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并求助亲人朋友凑钱为其垫付医药费。期间,中方雇主詹某某以不知情为由拒绝到医院处理相关事宜。秦万坤认为,此次事件性质属因工受伤纠纷,处理不当将会激化中方雇主与缅籍工人间的矛盾。因此,他多次联系中方雇主詹某某,但其均借故推脱不肯当面解决此事。4月18日他联合城子派出所民警一同到医院看望玛肯肯温,到城子镇美森木业有限公司工厂实地了解整个受伤过程,检查了在工厂务工的缅籍人员的相关证件。12时19分将老板詹某某书面传唤到城子派出所,进行了调查询问。并召集中方雇主詹某某和玛肯肯温家人朋友就伤者的治疗费用、工伤赔偿和工资等争执的焦点问题进行当面调解。晚21时50分,在秦万坤苦口婆心的调解下,纠纷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中方雇主詹某某一次性支付玛肯肯温医疗等相关费用2.5万元,同时詹某某结清伤者父亲、姐姐应得工资1577.5元。

  

  2019年5月1日21时许,境外人员谬某、吴某与貌某在陇川县章凤镇因酒后争吵发生冲突,谬某、吴某将貌某头部、脸部、手臂多处打伤,然后潜逃出境。案件发生后,秦万坤联系了在逃嫌疑人的亲人、朋友见面,通过他们的微信视频与嫌疑人谬某谈话,向其宣传中国法律法规,耐心规劝谬某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同时,秦万坤还请他劝告同伙吴某一道前来投案。谬某对“边境线上的中国亲戚”深信不疑,答应处理完家务就入境中国自首。6月11日,谬某和吴某入境中国章凤口岸,在他们的亲人、朋友陪同下前来陇川县公安局投案自首。

  法律无情 “家人”暖心

  2019年7月17日9时,秦万坤接到缅甸工人吴某某与包工头张某某发生劳动工伤纠纷的信息后,前往广山一处建房工地记录双方的看法和意愿。按他们双方的要求,7月19日秦万坤为他们主持见面调解会。因他们双方在工伤赔偿的金额上差距较大,调解未能成功。当晚秦万坤给双方打电话,舒缓双方的情绪,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分析事实及情理。7月20日18时,缅甸工人吴某某与包工头张某某相约前往阿咖梭警官办公室,并打电话恳请“阿咖梭警官”为他们主持调解。经过调解,包工头张某某同意向缅甸工人吴某某一次性支付工伤赔偿金、后续医疗费等合计人民币18800元,双方之间的纠纷随之化解。缅甸工人吴某某的亲属对“阿咖梭警官”在周六休息日还为他们办事,顾不上吃饭,就准备递给他几百元的“感谢费”,秦万坤立刻婉言谢绝,并表示:中国警察有严明的纪律,而且阿咖梭警官办公室成立以来从未收取过求助者的一分钱,“阿咖梭”警官办公室成立的初衷便是为你们宣传法律法规,提供办证服务咨询,接受困难救助的,我们就是你们在中国的“家人”。吴某某的亲属听了秦万坤的一番话后,对他点头称赞。

  阿咖梭微信公众号运行以来,关注用户数有3571人,推送各类正面报道图文信息200条,提供咨询500人次,调解涉外纠纷37起,帮助缅籍务工人员解决工资及赔偿金等合计人民币35万元,有效避免了涉外矛盾纠纷激化和民事转刑事案件的发生。同时获得缅籍关注用户提供的案件线索13条,其中涉及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线索1条,涉恶线索1条,拐卖妇女线索2条、吸毒人员线索3条、命案线索1条、走私线索3条。通过顺线调查,成功解救2名被拐缅籍妇女,阻断2条走私通道,查获5名吸毒人员,侦破1起涉外命案。

  有事就找会讲缅甸话的“阿咖梭警察”,这已经成为德宏境内缅籍人员的一种新常态,微信公众号成为缅籍人员在中国的“家人”。

  信任促合作 双边警务成效显著

  秦万坤自入警以来,在出入境管理岗位一干就是17年,他从不觉得单调,从不叫苦叫累。他将每天都看成是全新的一天,将每项业务都视为全新的工作,苦练基本功,潜心钻研涉外法规、警务知识。他最熟悉的工作是跨境警务合作,展现最多的角色是中缅边境警务联络员。

  

  

  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开展跨境警务合作的双方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的。秦万坤在与邻国地方执法人员长期联络与合作过程中,以诚相待,信守承诺,以良好的修为和高尚的人品感动对方,获得理解与支持。

  

  打开陇川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办公室的文件柜,可以发现其中《缅方来信来函登记本》、《通报缅方协查记录本》、《国籍证明及有关证明材料》几乎是秦万坤的专属,上面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了双方协查协办事项、转办情况、办理结果等。每本登记本有数百页记录,每盒档案里有上千页公文或译文,显示了兢兢业业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

  

  一旦为跨境合作夯实了互信的根基,双方的协作配合就会放心而高效。以前遣送一名违法人员或刑释人员需要提前15日通报的约定,被现在当日核查交接的模式取代;曾经在跨境追逃、联合取证方面存在的久拖不决现象,被近年来的见机则动更新。更可喜的是,目前缅方雷基执法部门如果查获误入缅境雷基市一侧的中国游客,通常会商请秦万坤在内的中方人员共同调查,如果情节轻微,一般会把中国游客及其车辆移交中方处理。

  真心赢得信赖 携手救助奉爱心

  平日里,秦万坤以雷锋为偶像,助人为乐,不图回报。他常年累月的真心付出,赢得了许多人的信赖。

  

 

  2017年冬季,秦万坤及同事在甘蔗收割田间地头走访缅甸务工人员。他们衣服单薄,早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些来自热带的劳动者,几乎没带冬服。此情此景,让秦万坤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于是他向同事提议,组织开展募捐干净旧衣服、被子活动,倡议社会各界为境外劳动者奉献爱心。此得到了多地、多行业爱心人士的响应,大大小小的包裹不断汇集到募捐办公室。民警在为境外人员办证办事的同时,按其意愿发放募捐来的衣被。一些工头听到消息后,主动前来领走包裹,回去后分发给其工人。此募捐活动延续至今,初步统计已收到并发放1千多袋衣服,为上千名务工人员提供了基本的御寒衣被。

  2019年5月9日,青年小马看到有人在瑞丽江边售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缅甸蟒,就掏钱买了下来准备放生,可是又担心巨蟒危害到人,便联系民警秦万坤咨询求助。秦万坤告知小马将蟒蛇妥善运来章凤镇,同时将情况通报自然资源公安局。当日下午,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应陇川警方商请,派出3名技术人员到达章凤,妥善收容救治上述蟒蛇。“公安携手爱心小伙救助一条缅甸巨蟒”的消息,在陇川各个微信群迅速扩散,成了本地热点话题。经“目瑙纵歌之乡陇川” 、“平安陇川”、“德宏警方”、“云报”等新媒体平台报道,特别是5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警民携手救助受伤蟒蛇”之后,产生了示范效应。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陇川县涌现出多起救助野生动物的可喜事件。5月15日,城子村民在甘蔗地挖出一只穿山甲,主动上交公安机关。5月20日,民警与小马携手救助国家珍稀野生动物——豹猫。5月21日,章凤居民联系民警救助国家“三有动物”——蓝孔雀。5月22日,拉线居民被一只猕猴攻击后联系民警处理……

  生态系统时刻需要绿色屏障的保护。出境、入境的中外民众,期盼得到国(边)境一线基层民警、安全屏障的贴心服务和延伸保护。

  人民需要,不辞艰苦;边疆公安民警,甘于奉献。秦万坤志愿一辈子扎根边疆基层,时时刻刻融入涉外群体,继续在平凡的工作中升华为民情怀,为中缅胞波情增姿添彩,为边疆稳定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