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云南昭通:亮剑除黑恶 挥刀铲毒瘤
发布时间:2018-11-28  

 

    黑恶不除,社会不宁,黑恶势力是社会的“毒瘤”。今年以来,昭通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奋力攻坚克难,以重点地区、行业、领域为突破口,以深挖彻查“保护伞”为关键点,以基层组织建设为着力点,抓住突出问题,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实现新突破…… 

  

 

  高位推进 勇挑重担 扛起责任 

  扫黑除恶,是一项重大“民心工程”。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自觉把这场斗争置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和推动,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 

  

 

  为切实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主动推进,成立了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杨亚林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任“双组长”,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罗朝峰任常务副组长,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等3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综治办,有专职人员5人负责日常工作。市委先后召开3次常委会、1次全市大会、4次领导小组会、7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研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各县区及时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层层落实到位。 

  

 

  健全制度 清晰职责 统筹推进 

  扫黑除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力量。昭通市先后制定了《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和涉黑涉恶问题线索移送及查办结果反馈工作办法(暂行)》《昭通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挂牌督办办法(暂行)》等10余项制度,规范了部门联动、协调会商、线索移送、挂牌督办、内务建设等工作。 

  

 

  同时,建立了挂钩联系县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执纪问责工作、定期会议及季度抽查等制度机制,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进一步明确依法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统一了执法思想,建立了协作机制。另外,还强化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 

  督查,是推动责任落实的有效手段。上半年,组成10个专项督查组,对全市11县区扫黑除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下半年,又针对各成员单位线索来源不广的情况,对市直35家成员单位进行了专项督查,确保工作落实。 

  广泛宣传 积极动员 精准打击 

  “扫黑除恶,是一项人民战争,要最大程度地依靠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担当主力!”昭通市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确保线索来源,实现精准打击 

  

 

  为此,昭通就宣传发动方面,就连续发了四个文件,有的放矢、持续不断地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宣传发动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至日前,全市组织张贴了“两高两部”《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通告》已超过5000余份;张贴“省级四部门”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告》20000余份,开通了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760余个,悬挂横幅、粉刷固定标语4000余条,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品80000余份。 

  

 

  精准打击,是扫黑除恶的关键。昭通市创新出台“三个结合”“四个精准”工作措施,确保工作取得累累硕果。“三个结合”,即把扫黑除恶与强化基层综合治理、惩治基层微腐败、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四个精准”,即信息主导、精准摸排,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依法严惩、精准打击,善用法治、精准办案。 

  

 

  合力攻坚,战果累累,鼓舞士气。至11月中旬,全市已打掉黑恶团伙18个,其中黑社会团伙4个、恶势力团伙14个,11县区市均有战果,其中镇雄县立案查处4起、昭阳区3起、彝良县3起、其余县市各1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70人,破获案件329件,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400余万元。(周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