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小网格构筑大平安 小事情赢得大民心
发布时间:2018-11-28  责任编辑:符晓

  临沧耿马贺派乡芒抗村地处贺派乡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县城7公里。全社区有14个村民小组,农户938户,乡村人口3894人。经济作物以甘蔗种植为主。201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50元。近年来,芒抗社区始终把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着力健全服务网格、激活社区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社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初步实现了“网格划分科学化、网格责任明确化、网格服务具体化、网格管理一体化”工作目标,形成了“管理到门口、服务到家庭”的平安创建工作格局,取得了“社会管理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率明显上升”的明显成效。 

  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基层社会管理由粗放向精细转变 

  在不改变基层现有组织领导体系、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和管理格局的前提下,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职责明确”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城乡自然地域、人口规模、治安状况、人文习俗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以GB/T34300—2017为标准,芒抗社区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GB/T31000—2015)“一网一码”进行编码,实现了全村网格地理信息数字化管理。建立了发现及时、协调有序、处置有力,监督有效、责任落实、服务到位的社区、居民小组两级基层社会工作管理服务体系,解决了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网格管理实现全覆盖。 

  规范服务机构设置,基层工作运行从分治向协同转变 

  芒抗社区以为民服务站为基础,挂牌成立了社区综治中心,并在综治中心加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牌子,建立了开展网格化管理、掌握社情民意、服务群众、实施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筑牢了社区综治维稳及平安建设的指挥、协调、管理、服务、督查、考核的实战平台。芒抗社区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以综治信息系统为平台,以网格员(综治员、群防群治队员)为主体,以“345(三必访、四必清、五必到)”工作法为抓手,形成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相互协同、实用实效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了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工作大协调、大指挥、大调度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信息收集、事件研判、调度指挥的功能作用。机构设置实现合理化。 

  明确细化责任分工,基层社会工作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为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日常工作责任的有效落实,芒抗社区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要求,配齐配强了社区综治办工作人员,配备了2个综治员、4个网格长、14个网格员、12支群防群治队伍、60个群防群治工作队员,将工作责任进行分片包干、分工负责,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中每位网格员都有一份自己的“责任田”。同时,明确了网格员必须履行好“基础信息采集、实有人口协管、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发动群防群治、组织平安创建、服务联系群众”八大工作职责,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把“掉”在地上没人管的事情“捡”起来,把互相推诿理不清的问题“揽”过来,使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和群众“自下而上”的自治力量找到内在“联结点”,对网格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实行全方位、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服务。工作责任实现无缝化。 

  充实丰富服务内容,基层社会服务从单一向多元转变 

  为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一个平台、多种服务、综合管理”的功能,芒抗社区广大网格员(综治员、群防群治队员)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全面推进落实“三必访、四必清、五必到”服务。“三必访”即:对普通家庭每年必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残疾家庭、暂住人口、特殊人群做到每季度必访;对“三留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每月必访。“四必清”即:基本情况必清;重点人员信息必清;区域设施必清;矛盾隐患必清。“五必到”即:村民家庭变故必到;村民突发生活困难必到;邻里纠纷必到;突发事件必到;治安案件必到。2018年1至10月,全社区共走访普通家庭938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走访分散供养五保户9户,走访低保户86户,走访残疾家庭141户,走访暂住人口6户,走访特殊人群3户, 走访留守老人3人, 走访留守妇女2人, 走访留守儿童3人, 出动96人/次排查基本情况,排查重点人员63人,排查区域设施42处,排查重点隐患14个,到访村民变故家庭16户,到访村民突发生活困难家庭7户,调解邻里纠纷35起,处置突发事件2起。通过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 做到辖区情况100%了解、舆情信息100%掌握、重点群体100%关注、惠民政策100%解读、矛盾纠纷100%调处、服务管理100%到位,社区范围内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和联动机制,拓宽了村民群众表达利益需求的渠道和途径,也为在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响应服务需求、第一时间核查办理结果提供了先决条件,提升了“责任在网格中落实,问题在网格中解决” 的应急处置能力。服务内容实现多元化。 

  制定完善工作机制,基层服务运行从经验向科学转变 

  为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促进社会管理工作有序健康开展,芒抗社区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完善了“协调联动机制、走访巡查制度、民情恳谈制度、信息报送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制度、首问责任制度、经费保障机制、教育培训制度、考核评价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十项”网格化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了首问责任制度、协作配合制度、工作例会制度、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网格化管理制度等七项综治中心工作制度,形成网格化服务管理闭环工作流程,切实强化网格运行动态管理,不断推动网格化管理走向制度化、长效化轨道,逐步构建起“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社会治理在网格中加强、公共服务在网格中开展、平安建设在网格中落地”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确保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上下一致、衔接有序、高效运行,提升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与功效。工作运转实现科学化。 (杨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