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腾冲市积极探索“体制不变机制变,人员不变勤务变”的改革模式,将旅游警察大队及清水、和顺、马站、北海四个主要景区派出所划到一起成立腾冲市公安局“旅游警区”。整合警力资源,握指成拳,全力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旅游治安环境。
规范组织机构
一是成立旅游警务区指挥部。指挥部设有指挥长、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旅游警察大队,统筹协调推进“旅游警区”各项工作。
二是成立景区专门警务室。在四个景区成立了旅游警察中队,采取1+1+2+N模式(1个警务室、1个民警、2个协警、加景区N个保安),负责景区内部安全检查、安全防范、处理景区内游客的投诉报警案事件等工作,以第一时间及时受理、处置涉旅案事件。
三是制定完善旅游警区指挥部九项职责,旅游警区派出所十一项职责。在各部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切实做好旅游市场整治、涉旅警情处置、服务游客等涉旅工作。
创新勤务机制
一是旅游警察大队实行错时工作制,开通旅游报警专线,二十四小时接受游客的咨询、投诉、求助。
二是警区旅游警察中队(景区警务室)坚持有人值守,有人巡逻,有人管事,确保第一时间处置投诉报警。
三是制定旅游警区各部门联勤联动机制。警区各部门工作上相互协调;警力资源上相互支援;工作成绩上实行捆绑考核,形成了警区各部门积极参与维护旅游警区的良好氛围。
四是积极融入景区管理。为使旅警工作和景区管理工作能够统筹推进,各旅警中队采取到景区挂职等方式融入景区管理,使两项工作形成一体化统筹推进。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中队民警和景区保安、安全员开展消防安全、地质灾害检查等联动工作,及时发现隐患的同时能够及时的通过景区进行现场安排、及时消除。
五是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制定一队四所联动、大队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运管局、中队和景区联动、中队和乡镇站所联动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处理案件,有效防止各类投诉和舆情出现。
规范服务
一是统一“旅游警区”民警及辅警的服装、装备,做到标识明显,整齐划一。
二是规范旅游警察中队(景区警务室)建设,统一外观标识,统一内部设置,统一勤务模式,统一工作台账。
三是邀请专业人员开展社交礼仪、普通话、导游讲解等专项培训。此外,还对审计业务进行培训,组织学习先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规范执法和依法处置涉旅警情的能力。
四是围绕景区景点开展规范工作。在旅游旺季,提前安排部署,抽调专门力量配合中队开展好交通秩序、旅游市场秩序等秩序维护工作。以切实解决好防交通拥堵、防游客踩踏等问题。
提升打防管控的综合实力
一是建立快处快调机制。各景区警务室专门设置了游客咨询台。对涉旅警情、纠纷,第一时间处置化解,当事人产生的负面情绪第一时间得到平复。
二是建立涉旅违法犯罪线索举报奖励机制。出台《腾冲市公安局旅游市场(行业)违法犯罪线索举报奖励办法》。向社会公开发布,明确举报的方式、受理范围、奖励标准等。半年来共收集举报线索33条,兑现奖金9600元。
三是建立联动执法机制。“旅游警区”指挥部主动与市旅发、交通、旅游景区企业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勤联动机制,明确职责任务,确定联络人员和办事人员。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是建立警情研判机制。“旅游警区”指挥部每月集中召开一次警情研判分析会。通过对涉旅警情变化规律特点、发展态势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效破解涉旅警情互通难的难题。
五是突出打击造氛围。严厉打击景区及周边各类违法犯罪。共立刑事案件105起破88起;行政一般程序案件办结278起,399人;简易程序264起,174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690起,教育规劝4750人次;办理商业贿赂案14起,处理14人,罚款99.7万元;行政案事件143起。共处置涉旅舆情178条,为游客退换商品400余件次,价值600余万元,有效遏制了负面舆情的发生,维护了腾冲旅游的良好形象。
旅游警区成立以来,群众及游客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警情明显下降。接处警从2016年的1057起下降到2017年的895起,至2018年4月,同比下降14.5%,工作中真正实现涉旅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件、极端暴力犯罪、伤害游客、重大舆情“五个零发案”,使腾冲“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得到高效、有序推进。 (许升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