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志诚,1965年10月生,19岁参加工作就在巍山法院,工龄比年轻干警的年龄还长,先后担任过巍山法院办公室主任、政治处主任、研究室主任,2006年12月转战执行局,任执行局局长,从政治处主任起,一直担任党组成员。现在已经是全州法院系统最年长的执行局长了。
张局长平时看起来“咩笑咩笑”的,脾气很好,说话不急不躁,天生一张“娃娃脸”,53岁了,看起来不过不惑之年的样子,根本不像年过半百、已知天命的人。当大家问他如何保养的?他说:“重在心态”。张局长跟我们分享了他的秘诀,可惜我们一时半会儿学不会,没有效果。
顶在前面、干在难处。执行难,困扰法院工作很多年。2016年3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报告中提出“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努力破解执行难问题,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号角吹响了,张局长的表情严肃了、神色也凝重了:“国家下了决心要解决执行难,我们执行局也要有决心解决巍山法院的执行难问题。再难,也要做。要你们做到的,我先做到;你们做不了的,交给我,我们一起做。” “张局长这种才叫做顶在前面、干在难处呢。”
分案子一点不手软,办案子一点不含糊。在巍山法院执行局,张局长是年龄最长的,案子跟其他办案干警分平,实属不易。“张局长对自己下手狠呀!分给自己的案子跟我们的一样多,而且是真正的骨干呢,越是骨头案越是分给自己干。”申请执行人马某某与被执行人赛某某侵权纠纷一案强制腾房就是典型的硬骨头。马某某与赛某某本是亲姐弟,2001年双方因房屋侵权纠纷姐姐马某某将弟弟赛某某告上法庭,案件经一审、二审、再审,进入执行程序后又因赛某某申诉、第三人马某(马某某、赛某某的父亲)对双方争执的房产提出书面异议案件被裁定中止执行。判决虽确定并生效,矛盾却未能化解,反而越来越深。今年,马某某再次向巍山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巍山法院立案后向被执行人赛某某发出限期执行通知书、粘贴了执行公告。期间,张局长带领我们数十次对双方当事人做思想疏导工作,可谓苦口婆心,奈何“本自同根生”的双方却始终不肯谅解对方,双方和解未果,案件只能强制执行。张局长对执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评估、预判,结合案情制定出周密详细的执行方案并报请党组同意,确定予以强制执行。执行当天清晨,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为了确保案件执行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开透明、得到社会最广泛的认可、案件经得住最大程度的检验,根据执行预案,执行全过程邀请巍山县人大、政协、政法委、检察院派员现场监督,请被执行人所在地村委会、镇政府、司法所给予协助,为处置突发医疗救急事项,联系县人民医院派出一组医疗急救小组提供医疗急救保障,每一位参与执行的司法警察全程打开执法记录仪、安排专人负责全程录音录像,同步录音录像无死角。执行现场站着一队队精神饱满、英姿飒爽的法院干警,他们在巍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其云的带领下准备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破除本案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采取强制腾房方式,还申请人一份法律的公平正义!拉警戒带、维持秩序、控制被执行人……一连串的指令下达、执行,紧张、有序。腾房刚刚开始,马某及其妻子(马某某、赛某某的父母亲)便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其儿媳、孙儿孙女冲到执行现场,马某下车后就和其儿媳辱骂、推搡并殴打执行人员,围观群众开始增加、场面出现混乱,“把妨碍执行人员强制带离执行现场,确保案件顺利执行。”随着张局长一声令下,法警迅速将妨碍执行的马某及其儿媳强制带离,切实维护执行现场秩序。随后,积怨已深的双方当事人在执行现场发现了对方,四目相对时便迅速产生了肢体冲突,劝阻过程中巍山法院数名干警负伤。头顶是不曾消停的落雨,耳边是对执行工作不予理解的被执行人亲属的谩骂,肩头是维护申请人合法权利的重任,汗水与雨水交织,每个人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历经四个小时的艰苦作战,终于将腾空的几间铺房由马某某携其子亲自落了锁。自此,这起长达17年之久的房屋侵权纠纷案以巍山法院合法合规、纪律严明、有条不紊、公开透明的一次强制执行行动落下帷幕。这场精心组织的强制执行行动,充分展现了法院干警的执行作风和组织能力,同时也展现了组织此次行动的承办法官张志诚拥有过硬的组织能力和风险预见能力,加上他多年的执行经验,使得此次行动能够顺利完成。
多措并举聚执结,案结事了化纠纷。心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及,把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工作做到极致,拿出“绣花的功夫”做到精细、精准。“与百姓打交道,主要看你是否心诚,能否解民忧、解民困,心中是否装着百姓,接待来访当事人要细心、耐心,倾听老百姓的心声、解答他们的问题和困惑。”张局长承办的一件涉民生案件,原告陈某某、被告翁某某系同村村民,原告受雇于被告,帮助被告拆模板过程中受伤,法院审理后判决由被告翁某某赔偿原告陈某某各项费用共计人民币47107.76元,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翁某某没有自动履行赔偿义务,后陈某某的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巍山法院执行局对被执行人翁某某送达了相关法律材料,并对翁某某的银行、不动产、车辆、证券、互联网银行、工商登记财产进行网络查询,均无可供执行财产。张局长带领办案人员多次到达被执行人家里了解情况,被执行人翁某某家中有两个孩子,大的在读大四,小的在读高中,又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经济来源基本靠农业收入和低保收入,家中主要劳动力只有50多岁的夫妻两人,外出务工困难,无更多经济来源。申请执行人陈某某也属于家庭困难户,其家中有4口人,大女儿已出嫁,小女儿正在读高中,家中的经济来源主要以陈某某外出务工支撑。由于陈某某因此事故造成残疾,且前期医药费用中除被执行人翁某某垫付1408元之外,均由其垫付医疗,短时间内无法参加劳动,家中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现在受伤的右腿需要进行钢板拆除手术,手术费用无着落,家庭经营陷入困境。面对如此复杂的困境,张局长仍然不放弃,本着案结事了的理念,多次次将双方当事人通知到所在村委会,并邀请村委会干部及村社长共同参与听证调解。最后,通过多方努力和被执行人的积极筹措,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执行和解,由翁某某一次性赔偿陈某某各种费用35000.00元,剩下余款12107.76元陈某某不再要求翁某某支付。翁某某交清了赔偿款,此案终于执行完毕。
基本解决执行难,担子很重,却没有压弯我们张局长的脊梁,更没有压弯我们执行局全体干警的脊梁。“我们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张局长只跟我们说了这样一句算是动员的话。今年,执行总攻的作战命令下达,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时间越来越紧了、任务越来越艰巨了。怎么办?我们看看张局长怎么说。星星和月亮挂上了张局长办公室窗子外面的树梢,窗玻璃上只看得见穿着2010式审判服、忙忙碌碌的张局长,“局长,要加班到几点呀?”我们局里一个小年轻问他,看起来年轻小伙怕是有约的样子,晚上十点多了还在加班中……张局长带着招牌式的“咩笑咩笑”,慢悠悠的说道“我们不是在加班,我们是还没有下班。这个星期六我们也不加班,还是正常上班”。唉,这样搞法,怕是只有张局长才能保持笑容满面喽。不过,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习惯了晚上还不下班、习惯了周末正常上班、习惯了风里来雨里去、习惯了走村串户、习惯了风餐露宿、习惯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9月开始到现在,我们的执行质效指标达标了,而且越来越好!继续坚持,我们就胜利了!看着黑板上“挂牌”的案子越来越少、晚上还不下班的日子没有了、星期六正常上班的日子也不见了,“咦,怎么这么轻松?”局里还有不适应的好几个工作狂这样感叹!张局长在攻坚克难面前不撂担子、勇于担当,已知天命还干劲十足,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更不明哲保身,勇于担责、为领导分忧、为群众解难,忠实地履行着法律赋予的庄严使命,固守那份对公正的执着,以诚挚的爱,深刻诠释那份不变的为民情结,把无私的奉献和强烈的责任感,融入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以扎实有力的脚步,踏出一串串闪光的足迹,终将汇聚成我们实现“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庄严承诺,我们也终将站在夺取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的胜利高地上。
(巍山法院 万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