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全面打响“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以来,金平县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和最高院关于解决执行难的决策部署,紧盯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执行信息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刀刃向内,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一路攻坚,一路克难,一路收获。
申请执行人送锦旗 感谢法官倾力执行。
“非常感谢你们!我以为这钱追不回来了,在人民法院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帮我追回了执行款,辛苦你们了。”2017年的一天,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王某怀着感激之情,一大清早就等候在金平县法院大门口,将一面写有“公正执法,维权先锋”的锦旗送到前来上班的执行局副局长冯红祥手中,并再三致谢,表达他对执行干警高效结案、司法为民的感谢。
2014年的一天,张某、麦某夫妇找到王某,以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王某借款7万元,借款到期后王某多次追讨未果,于2016年向金平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张某夫妇偿还该借款。判决生效后,张某夫妇仍然不归还,2017年1月,王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张某夫妇故意躲避法院执行,执行干警多方查找仍未找到,通过查控未发现张某夫妇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人王某也不能提供相关财产线索,案件几近陷入僵局。但执行干警并不死心,一遍又一遍查找张某夫妇的财产,一天深夜,加班的执行局副局长冯红祥习惯性地打开查询系统,兴奋地发现张某名下有一笔存款,便迅速采取措施,将该款扣划后转付给了王某。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为企业保驾护航、给企业排忧解,千里传书谢法院。
2017年的一天,执行干警李自林收到来自广西南宁的一个包裹,怎么会有人从广西寄包裹给自己呢?打开一看,里面有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锦旗上写着:“为企业保驾护航正气浩然,给企业排忧解难克己奉公”。这封来自千里之外的感谢信和锦旗还要从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说起。
申请执行人广西省某机械设备公司与被执行人金平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金平县人民法院判决,金平某公司不服,提出上诉,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申请执行人向金平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干警收到案件后,立即采取强制措施,加大执行力度,几经周折,该案全部执行完毕。考虑到申请执行人远在广西,路途遥远,执行干警将案款通过汇款方式转付给申请执行人,真正体现了司法便民利民,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为企业办实事,更好地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司法要求。
祖孙争树打官司,法院温情执行暖人心。
八十二岁高龄的施奶奶拉着九零后执行干警陈道红的手,热泪盈眶,激动地说:“感谢人民的法院,为了我们这点事,你们跑了好几趟,还被峰子蛰得满脸红肿,辛苦了!”。勐拉的夏天,酷暑难耐,炎炎烈日,执行干警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大汗淋漓,到长满杂草的橡胶地里认真清点每一株橡胶树,其中有两名干警被马蜂蜇了好几下,但仍然忍着疼痛,继续工作。清点完毕后,双方当事人签字捺印认可。这起祖孙争树的官司顺利快速地执结了。
这起继承权纠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奶奶施某(化名),一方是孙女董某和儿媳曹某(化名),祖孙二人为何对簿公堂?原来,董某的父亲(即施某之子)去世后,留下2400株橡胶树,施某、董某、曹某因为这些财产所有权发生了矛盾。双方协商未果,施某将亲孙女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对橡胶树进行分割,儿媳曹某作为第三人参加了诉讼。金平县法院立案后多次组织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法官结合情理与法理对本案做出了判决。判决生效后,双方逾期未履行。董某、曹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考虑到此案是家庭纠纷,执行干警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苦口婆心、三番两次的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除了讲述冰冷的法理,更兼顾关乎亲属关系的人情。执行干警前往当事人家中分别找到了祖孙二人,希望祖孙俩能够正确对待此事,一方面倾听董某的想法,另一方面对董某进行沟通和劝导,向老人耐心细致的讲理释法做思想工作,缓和双方强硬的抵触情绪。最终,双方同意由执行干警到实地清点橡胶树后进行分割。一家三代人的积怨得以化解,执行干警再一次用行动深刻诠释了司法的温情与暖心。
遇挫不馁,强拆水池水管
本是毗邻而居的同村人,却因一个饮水问题闹到法院。8月7日,金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来到案件争议水源处,拆除了安装在争议水源地水池上的水管,一件取水权纠纷案件得以执行解决。
申请人李姓十二户人家与钱姓三被执行人世世代代同住一个山寨,“同饮一沟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习俗,一直和平共处,2016年3月,因三名被执行人将共同饮水的水源卖给另一个村子而纷争不断。一审、二审法院判决均判决钱姓三被执行人停止对林场水源的侵权。李姓十二户人家于2018年2月23日向金平县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要求被执行人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立即拆除安装在林场水源地水池的水管、恢复取水权。执行干警多次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然而,其态度强硬,迟迟不肯拆除水池和水管。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发出强制执行通知书并对外张贴公告,但其在公告期满后其仍不履行。8月7日,经过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执行干警到达现场进行强制执行,依法拆除安装在水池上的汲水管等建筑物。
伯父强占父死赔偿金,法院“铁拳加柔情”化解“瑶寨起风波”案
《瑶寨起风波》一案,经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栏目于2017年11月22日播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特别是在当事人居住地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冯某妹和李某深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就按民俗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于2016年4月生育儿子李某某。李某深在工地上因触电坠地身亡,李某深的3个哥哥拿着母亲的授权委托书和用工单位协商处理善后事宜,获赔70万元,李某深的3个哥哥各分得20万元,冯某妹分得10万元。双方因赔偿金四上法庭,法院审理后判决李某某的三名伯父李某庄、李某银、李某兴和奶奶盘某妹五日内退还李某某人民币259598.00元。
判决生效后,李某某的三名伯父和奶奶未主动履行,冯某妹背着孩子一遍又一遍上门催要,四人非但不退还钱,还说了许多难听的话。无奈之下,冯某妹再次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向四被执行人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但四名被执行人既不按规定申报财产,也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还故意躲避执行。执行干警早出晚归,多次到被执行人所在的村寨,耐心蹲守,与其周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盘某妹交了部分案款后便说钱已经用完,不再履行。李某兴等三兄弟则称钱已经交给母亲,一分钱也不愿意交。执行工作陷入僵局,为了维护李某某的合法权益,体现法律的强制力,金平县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李某兴采取拘留措施。
执行法官考虑到该案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到三代人的亲情关系,不能就案办案,应该解开当事人之间的心结,重续当事人之间的亲情,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充分了解了当地瑶族风俗后,执行法官巧打亲情牌,多次找到年逾古稀的盘某妹,从孩子今后的成长谈起,从儿媳妇的种种不容易讲起,再唤起其对儿子李某深的美好回忆,同时让其明白,如果再拒不履行、规避执行生效判决,法院将对其余的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带来的后果。老人终于放开了戒心,说出了自己的种种顾虑。执行法官再次找到各当事人分别做工作,冯某妹自愿做出让步,自愿放弃案款7万余元,她说:“放弃的这点钱算是李某某对奶奶尽的孝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盘某妹等人交纳了全部案款,案件当场执行完毕。李某兴在拘留期间承认并改正错误,法院决定提前对其解除拘留。这起三代人的恩怨最终得以化解。拿到钱的冯某妹喜笑颜开,连声说:“谢谢法官!谢谢法官!我要咋个感谢你们呢?”执行法官说:“你把孩子抚养长大,培养成为有用的人,便是对我们法院最大的感谢。”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民群众的赞扬是对法院工作莫大的鼓励。三年来,金平县法院撸起袖子加油干,主动开启“5+2”、“白+黑”模式,全力投入,不断奔走在执行路上,调查、送达、查封、扣押、拘传、拘留……但执行案件数量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被执行人也常拒不执行、不予配合,找人查物难,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执行难度。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执行干警强拆一道道阻挡在执行难路上的藩篱,坚决打赢“执行攻坚”这场硬仗!不仅做到了执行有速度、有力度,更做到了有深度、有温度,不仅仅是法律尊严的捍卫者,更是人民利益的践行者和关切者。(袁红)